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25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p><p>答 案:错</p><p>解 析:在执法活动中要注重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p><p>2、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p><p>答 案:对</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子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故本题说法正确。</p><p>3、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迎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p><p>答 案:错</p><p>4、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p><p>答 案:对</p><p>5、龙某外出打工,其妻和龙年迈的老母两人在家生活,龙妻嫌龙母年迈常年卧床不能劳动,经常将龙母关在屋内不给饭食,龙母患病也不给医治。龙母要求处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龙某之妻可予以 治安处罚。</p><p>答 案:对</p><p>6、证人向公安机关提供自行书写的关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事实的书面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p><p>答 案:错</p><p>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领导机关。</p><p>答 案:错</p><p>8、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他人无权代为申请。()</p><p>答 案:错</p><p>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2款规定:“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故“其他人无权代为申请”的表述是错误的。</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事实确凿且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 )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p><ul><li>A:100元</li><li>B:20元</li><li>C:200元</li><li>D:50元</li></ul><p>答 案:C</p><p>解 析:第五十一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p><p>2、某省甲市A县公安局和乙市B县公安局对一起治安违法事件的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应()。</p><ul><li>A:由最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局管辖</li><li>B:由最先发现治安违法行为的公安局管辖</li><li>C:由省政府确定该案的管辖</li><li>D:由省公安厅指定管辖</li></ul><p>答 案:D</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1条规定:“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故应当由甲市A县公安局和乙市B县公安局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省公安厅指定管辖。D项正确。</p><p>3、下列行为构成抢劫罪的是()。</p><ul><li>A:用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事后交付财物的行为</li><li>B:利用被害人自己熟睡的状态,将其财物拿走的行为</li><li>C:用麻醉的方法,使被害人丧失反抗能力,并当场抢走财物的行为</li><li>D:利用被害人自己醉酒的状态,将其财物拿走的行为</li></ul><p>答 案:C</p><p>解 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客观上实施用劝酒使得被害人喝醉后不知反抗的方法,劫取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抢劫,应以抢劫罪定罪。C构成抢劫罪。
A: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行为人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而交付财物的行为。);BC:盗窃罪(如果从昏迷者身上、口袋、身边(明显可控距离内)将钱包拿走,即是涉嫌盗窃罪)。</p><p>4、下列单位中属于财团法人的是()。</p><ul><li>A:工会</li><li>B:合作社</li><li>C:基金会</li><li>D:法学会</li></ul><p>答 案:C</p><p>5、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p><ul><li>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li><li>B: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li><li>C: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li><li>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li></ul><p>答 案:C</p><p>解 析:《刑法》第十七条 <br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r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r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p><p>6、下列哪些人可以执行行政拘留处罚?()</p><ul><li>A:残疾人</li><li>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li><li>C:七十周岁以上的</li><li>D: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li></ul><p>答 案:A</p><p>7、某16周岁的中学生独自与一生产学习机的企业签订了代言合同,此代言合同为()</p><ul><li>A:有效合同</li><li>B:效力待定合同</li><li>C:可变更合同</li><li>D:无效合同</li></ul><p>答 案:B</p><p>解 析: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情况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其行为能力范围的民事行为是效力待定的。</p><p>8、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监护人应当()。</p><ul><li>A: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承担赔偿</li><li>B:依法承担民事责任</li><li>C:在公安机关的监督下承担民事责任</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p><ul><li>A:社会公德</li><li>B:职业道德</li><li>C:家庭美德</li><li>D:个人品德</li></ul><p>答 案:ABCD</p><p>2、下列哪些人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p><ul><li>A:经济困难</li><li>B:盲、聋、哑人</li><li>C:未成年人</li><li>D:可能被判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li></ul><p>答 案:ABCD</p><p>3、关于我国证人义务的表述的是()。</p><ul><li>A: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li><li>B:证人有意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li><li>C:证人应当接受法庭询问和各方的质证</li><li>D:证人拒绝作证的.将被姓以罚款</li></ul><p>答 案:ABC</p><p>4、下列的说法中,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要求的是()。</p><ul><li>A:甲市消防部门要求申请人购买指定的消防设备,否则不发给消防许可证</li><li>B:乙市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利用企业登记之机,要求申请人订阅某种杂志</li><li>C:丙市负责机动车年检的机关,无论机动车是否有毛病,一律要求到指定的维修厂接收服务,否则不能通过年检</li><li>D:丁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办理<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37.html" target="_blank">导游资格证</a>的过程中,接受申请人送给的到国外旅游的机票</li><li>E:戊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人在给企业主吴某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时,提起希望吴某帮其解决小孩重点小学学位问题</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27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因此,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应该秉承服务型政府,依法办事的理念,不得提出法律规定以外的附加条件,5个选项均入选。</p><p>5、调解协议书应当包括()等内容。</p><ul><li>A:双方当事人、调解人员情况</li><li>B:案件情况</li><li>C:协议内容</li><li>D:履行期限和方式</li></ul><p>答 案:ABCD</p><p>6、 行政许可行为的特点有( )。</p><ul><li>A:依申请的行为</li><li>B:具体行政行为</li><li>C:要式行政行为</li><li>D:外部行政行为</li><li>E: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由行政许可的概念可知,(1)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是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许可的前提。行政主体正是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才能够对申请人的资格、能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作出准予许可。A项正确。(2)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由于行政许可涉及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所以行政许可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作出。例如,准予行政许可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包括颁发证书、执照、加盖印章等,即使作出不准予的许可决定,也必须作出书面决定向行政相对人说明拒绝的理由。C项正确。(3)行政许可是授益性行政行为。与负担性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不同,行政许可是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通过行政许可,申请人获得了从事其他人被禁止的特定活动或实施特定行为的权利,故E项正确。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可见,行政许可的定义包含在具体行政行为的内涵之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B项正确。《行政许可法》第3条第2款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据此,行政许可是外部行政行为,D项正确。</p><p>7、下列可以自诉案件的是()。</p><ul><li>A:侮辱案</li><li>B:诽谤案</li><li>C: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li><li>D:强奸案</li></ul><p>答 案:AB</p><p>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ul><li>A: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li><li>B:在权利受到妨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是救济权利</li><li>C:法律贲任通过设定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li><li>D: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p><p>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p><p>2、单位进行年终评优,由你进行材料的审核等工作,在结果出来后,有人反映,评优人员中有人的资料不真实,这时,你怎么办?</p><p>答 案:(1)面对有人反映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br />(2)要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阅读所反映的材料,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以还事情的本来面目。<br />(3)如果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客观,那么我会向领导承认错误,作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向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反映问题的人的勇于坚持原则的精神和行为。<br />(4)如果所反映的问题无依据,我会向反映者解释说明,消除其误会并增进团结。<br />(5)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谨、客观、公正。</p><p>3、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p><p>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p><p>4、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p><p>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p><p>5、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p><p>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br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br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br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br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p><p>6、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p><p>答 案:行政处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