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7月23日

聚题库
07/23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针对儿童养育过程中父亲参与度不足的问题,<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罗开设了主题为“携手共成长”的小组,旨在搭建沟通平台,帮助父亲更多地交流养育经验,参与孩子培养。该小组属于()。  </p><ul><li>A:互动模式</li><li>B:行为治疗模式</li><li>C:发展模式</li><li>D:社会目标模式</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小组工作的模式。互动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加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p><p>2、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的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社会工作者、实习学生及志愿者,进行监督指导。下列属于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对象的是(  )。</p><ul><li>A:医院社会工作者</li><li>B:中级社会工作者</li><li>C:助理社会工作师</li><li>D:社会工作行政人员</li></ul><p>答 案:C</p><p>解 析: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对象有四种:①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②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③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④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p><p>3、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  )。</p><ul><li>A:促进社会公正</li><li>B:促进社会和谐</li><li>C: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li><li>D: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是帮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及广大民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职业。在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成因时,社会工作者既重视服务对象个人方面的原因,也重视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工作者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之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社会环境应该为人的正常生活、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而个人则有责任发挥自己的能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并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因此,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就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p><p>4、农民张鸣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房子也被毁坏,于是张鸣到北京打工,由于没有学历也没有经验,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最后只能以拾荒维持生活。张鸣向北京救助站求助,他可以得到的帮助为(  )。</p><ul><li>A:提供住宿</li><li>B:提供现金支援</li><li>C:提供教育机会</li><li>D:进行入职培训</li></ul><p>答 案:A</p><p>解 析:《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站主要提供以下救助服务:①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②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③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④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⑤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⑥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⑦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人员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维护站内秩序。</p><p>5、国际社会工作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诚信”指的是()。</p><ul><li>A: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li><li>B: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与弱势群体一起努力,并代表他们寻求社会变革</li><li>C:社会工作者对每个人都要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li><li>D:社会工作者始终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并用与其相适应的方式开展实际工作</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应坦诚地对待服务对象,并敢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真诚地分享自我的问题和需要,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小王所在的社会工作机构最近在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这一项目,请问下列选项中( )是他们首先提供的服务。</p><ul><li>A:金钱和物资</li><li>B:提供就业岗位</li><li>C:接受教育机会</li><li>D:政策帮助</li><li>E:心理帮助</li></ul><p>答 案:ADE</p><p>解 析:暂无</p><p>2、某社会工作机构计划进入某老旧小区开展综合服务。在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的重点工作有()。</p><ul><li>A:联系社区居委会,了解辖区单位的情况</li><li>B:召开居民会议,讨论居民关注的社区问题</li><li>C:评估社区需要,制订一套系统的服务方案</li><li>D:利用社区观察和街头访问,认识社区和接触居民</li><li>E:开展大型活动,吸引居民关心社区事务</li></ul><p>答 案:ACD</p><p>解 析:社区工作准备阶段的重点:(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的地理环境,社区内的人口状况,社区内的资源,社区内的权利结构,社区的文化特色。A正确。(2)社区需求分析:社区工作是因为社区有“需要”才开始,社会工作者常常因为社区存在迫切的需要而组织居民共同解决问题,社区居民也因共同解决社区需要和问题而建立了社区意识。C正确。社会工作者了解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需要有几种方式:访问法,通过与各类社区居民面对面的谈话,能深入了解社区的需要;社区普查,通过调查问卷或访问对社区中每一个家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社区需要的想法。D正确。</p><p>3、下列案例,需要社会工作者解救危难的有( )。</p><ul><li>A:小王的事业屡次失败,致使有自杀的念头</li><li>B:小叶平均每天在大学寝室玩网络游戏达到十二个小时左右</li><li>C:小韩二次吸毒,难以戒除</li><li>D:小谢面对创业筹备阶段的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li><li>E:小张因家庭关系破裂而导致精神崩溃</li></ul><p>答 案:ACE</p><p>解 析: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致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在当代社会,某些极度贫困者,因经济破产、家庭关系破裂而精神崩溃者,有自杀倾向的人,吸毒成瘾者等都可能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救援。社会工作者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他们脱离危难。</p><p>4、社会工作者小刘曾开设老年人防诈骗小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近,小刘到另一社区举办同类主题的小组,因不同社区的居民存在差异,小刘在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p><ul><li>A:组员的文化背景</li><li>B:组员的能力</li><li>C:组员的家庭成员人数</li><li>D: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li><li>E:组员的生理、情绪和认知状况</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p><p>5、社区矫正服务对象大李原来是一名<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4.html" target="_blank">电工</a>,回到社区后,情绪一直十分低落,认为大家都看不起自己。社会工作者小马协助他找了几份工作,他都觉得太累,做了几天就不去了。最近,他请求小马帮他申请低保,凑合过日子就行了。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小马适当的做法有()。</p><ul><li>A:继续与大李进行沟通,鼓励他自食其力</li><li>B:主动倾听大李的烦恼,帮助他调整心态</li><li>C:与同事密切配合,找出帮助大李的可行办法</li><li>D:注重服务中的以人为本,接受大李的请求</li><li>E:坚持政策制度的原则性,不再为大李提供服务</li></ul><p>答 案:AB</p><p>解 析: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文化能力、实践能力、隐私和保密等。(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与辅导、教育与培训、服务对象的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等。(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C项违背了对服务对象的保密责任;E项违背了对服务对象的义务;D项违背了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故选AB。</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