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7月2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p><p>答 案:错</p><p>解 析:(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和消灭资本主义,相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来讲,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②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就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而是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p><p>2、社会主义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p><p>答 案:对</p><p>解 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首先讲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有优越性,首先表现在生产力上。如果社会主义最终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就不可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上说,建立社会主义应该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p><p>3、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p><p>答 案:错</p><p>解 析:(1)官僚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2)官僚资本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使这部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所以,没收官僚资本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是()。
</p><ul><li>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li><li>B: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li><li>C: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li><li>D: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li></ul><p>答 案:D</p><p>解 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领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p><p>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p><ul><li>A:共产主义</li><li>B:社会主义</li><li>C:爱国主义</li><li>D:集体主义</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p><p>3、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p><ul><li>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li><li>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li><li>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li><li>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了唯心主义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所犯的错误。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p><ul><li>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li><li>B: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li><li>C:中国产能向中国效益转变</li><li>D: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li></ul><p>答 案:ABD</p><p>解 析: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故本题答案为ABD。</p><p>2、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强调,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的泥潭。
</p><ul><li>A:制度失灵</li><li>B:治理缺位</li><li>C:族群撕裂</li><li>D:社会动荡</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强调,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制度失灵、治理缺位、族群撕裂、社会动荡的泥潭。故本题答案为ABCD。</p><p>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p><ul><li>A:供给保障强</li><li>B:科技装备强</li><li>C:经营体系强</li><li>D:政策支持强</li></ul><p>答 案:ABC</p><p>解 析: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故本题答案为ABC。</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p><p>答 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表现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