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医学类》每日一练试题07月20日

聚题库
07/2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指掌侧固有动脉:在手指根部两侧压向指骨,可使手指止血。  </p><p>答 案:对</p><p>解 析:指掌侧固有动脉:在手指根部两侧压向指骨,可使手指止血。</p><p>2、面动脉:在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处。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可使眼裂以下面部止血。  </p><p>答 案:对</p><p>解 析:面动脉:在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处。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可使眼裂以下面部止血。</p><p>3、强心苷和肾上腺素都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因此都可用于充血性心衰。( )  </p><p>答 案:错</p><p>解 析:强心苷类、非苷类强心药(如肾上腺素、麻黄碱等),均有增强心排血量的功能。樟脑及其某些衍生物、庚胺醇、肌肉醇磷酸醇、癸烯醇等也有强心功能。某些血管舒张药(如氨茶碱、硝普盐、硝酸甘油及□-肾上腺素能拮抗剂)对某些类型的心力衰竭有效。某些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可望用为强心药。俗话常称中枢兴奋药为“强心药”,将注射这类药物称为“打强心针”,这是不正确的。</p><p>4、灌肠后排便3次记为3/E。( )                             </p><p>答 案:对</p><p>解 析:考察护理记录书写内容:灌肠后的大便次数,应在次数后加斜线“ /”,斜线下写“E”。 如“3 / E”表示灌肠后大便3次;“ 3 /2E”表示灌肠2次后大便3次;“ 1、2 / E”表示自解大便1 次,灌肠后大便2次</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p><ul><li>A:反射带</li><li>B:条件反射</li><li>C:反射弧</li><li>D:以上均不对</li></ul><p>答 案:C</p><p>解 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p><p>2、神经纤维Na<sup>+</sup>通道失活的时间在()</p><ul><li>A:动作电位的上升相</li><li>B:动作电位的下降相</li><li>C:动作电位超射时</li><li>D:绝对不应期</li><li>E:相对不应期</li></ul><p>答 案:B</p><p>解 析:在神经纤维,Na<sup>+</sup>通道失活的时间在动作电位的下降相。</p><p>3、关于耳的听觉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ul><li>A:外耳起收集声波的作用</li><li>B:声音主要通过骨传导为主</li><li>C:中耳将空气中声波振动高效地传递到内耳</li><li>D:耳帮功能是把机械能转变为生物能</li></ul><p>答 案:B</p><p>解 析:外耳分耳廓和外耳道。耳廓具有判定声源方位的作用、对声波有收集放大作用。A正确 从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声到耳蜗引起基底膜振动、毛细胞纤毛变曲、产生神经冲动以及中枢信息处理等过程。声音传到内耳有气导和骨导两种机制。B错误 中耳将空气中声波振动高效地传递到内耳。C正确 耳帮功能是把机械能转变为生物能。D正确</p><p>4、左肺前缘下份有一明显的凹陷,称为()</p><ul><li>A:心切迹</li><li>B:斜裂</li><li>C:水平裂</li><li>D:肺底</li></ul><p>答 案:A</p><p>解 析:左肺前缘有一明显的弧形凹陷,称心切迹</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突触是指()</p><ul><li>A: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li><li>B: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接触点</li><li>C:神经元与腺细胞之间的接触点</li><li>D: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接触点</li></ul><p>答 案:ABC</p><p>解 析: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等)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称为突触(synapse)</p><p>2、未结合胆红素的特点是()  </p><ul><li>A:水溶性大</li><li>B:细胞膜通透性大</li><li>C:与血浆清蛋白亲和力大</li><li>D:正常人主要从尿中排出</li><li>E:重氮试剂反应直接阳性</li></ul><p>答 案:BC</p><p>解 析: 未结合胆红素的特点是与血浆清蛋白亲和力大、细胞膜通透性大。未结合胆红素在循环中主要与白蛋白结合,间接胆红素不能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必须有加速剂的参与。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