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7月18日

聚题库
07/1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曹刿论战》出自《战国策》。()  </p><p>答 案:错</p><p>解 析:《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p><p>2、李白、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人称“大李杜”。  </p><p>答 案:对</p><p>解 析: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够<u>呛</u>(qiàng)    安<u>慰</u>(wèi)     悲<u>痛</u>(tèng)    <u>逛</u>街(guàng)</li><li>B:念<u>叨</u>(dao)     <u>召</u>唤(zhāo)    <u>熏</u>黑(xūn)    <u>粟</u>米(sù)</li><li>C:热<u>敷</u>(fū)      牵<u>强</u>(qiáng)    含<u>羞</u>(xiū)    <u>提</u>醒(tí)</li><li>D:<u>虔</u>诚(qián)     <u>偏</u>方(piān)     茂<u>盛</u>(shèng)   愧<u>疚</u>(jiù)</li></ul><p>答 案:D</p><p>解 析:A项中“痛”应是tòng;B项中“召”应是zhào;C项中“强”应是qiǎng</p><p>2、下列关于四位古代文人的对联,按照四人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②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③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④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p><ul><li>A:②③①④</li><li>B:②①④③</li><li>C:③①②④</li><li>D:①③②④</li></ul><p>答 案:A</p><p>解 析:①指的是李清照,宋代;②指的是屈原,战国时代;③指的是杜甫,唐代;④指的是曹雪芹,清代。故选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和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形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段中【】的【两个过程】指的是()  </p><ul><li>A: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li><li>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li><li>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li><li>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li></ul><p>答 案:AC</p><p>解 析:从第四段的内容来讲,两个过程指的是: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p><p>2、下列诗句中与“送别”相关的有()  </p><ul><li>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li><li>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li><li>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li><li>D: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li></ul><p>答 案:ABC</p><p>解 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两句诗意图通过对人和月亮进行对照,说明一个人生哲理。自古至今只有一个月亮,“古时月”实际上就是“今月”,说今月曾照映过古人,今人却看不到古代的月亮,是为了要说明:月亮是永恒的存在,而人生却是短暂的。诗人面对明月,浮想联翩,发出了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故选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br />(1)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不少于60个字) <br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2)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的伤感的心情。(不少于60个字) <br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答 案:示例:<br />(1)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2)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鸟儿在光秃秃的树上鸣叫着,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无奈的故事,树下的流水在凄冷的早晨里十分寒瘦,疲惫地流向远方。</p><p>解 析: </p><p>2、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所用修辞,分别以“快乐”和“悲伤”开头,写两组句式相同的句子。 <br />例: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 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丛丛荆棘。 <br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答 案:示例:快乐是你求之不得的那株千年灵芝,悲伤便是那遍及周围的冰雪。</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轻解罗裳,独上兰舟。</p><p>答 案:红藕香残玉簟秋</p><p>2、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br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p><p>答 案:状语后置</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