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地理》每日一练试题07月16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p><ul><li>A:昼夜的更替</li><li>B: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向</li><li>C: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li><li>D:地球的赤道半径略长于极半径</li></ul><p>答 案:C</p><p>解 析:A、昼夜更替与自转有关,故不符合题意;B、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与自转有关,故不符合题意;C、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属于公转的意义,故正确;D、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这与自转有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p><p>2、甲区域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较高,主要是因为( )
</p><ul><li>A:地表湿润</li><li>B:风力较大</li><li>C:空气稀薄</li><li>D:人类活动多</li></ul><p>答 案:B</p><p>解 析:甲区域为藏北高原的边缘地区,地表干燥,A错误;沙尘暴能见度与强风和沙尘物质相关,并不与甲区域空气稀薄有较大关联,C错误;该区域沙尘暴多发,生态环境脆弱,故人类活动少,而且人类活动对沙尘暴能见度没有影响,D错误;该区域地形平坦,多大风,易将起沙吹散,故能见度较高,B正确。故选B。 </p><p>3、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为强烈,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p><ul><li>A:城市</li><li>B:乡村</li><li>C:牧区</li><li>D:林区</li></ul><p>答 案:A</p><p>解 析:城市是人们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方,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差异最为明显,A正确;乡村、牧区、林区相对来说产业活动不如城市密集,保留自然景观较多,故BCD错误</p><p>4、____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p><ul><li>A:天津</li><li>B:北京</li><li>C:上海</li><li>D:广州</li></ul><p>答 案:C</p><p>解 析: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p><p>5、甲、乙两地都能够种植水果蔬菜,各自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p><ul><li>A:甲地四季降水丰富</li><li>B:乙地冬季气候温和</li><li>C:甲地终年光照充足</li><li>D:乙地气温日较差大</li></ul><p>答 案:D</p><p>解 析:甲地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利于水果光合作用,AC错误;乙地降水少,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水果积累糖分。B错误、D正确。南美洲南部深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影响,西部受海洋影响大,形成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部形成焚风效应,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建立起以()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
</p><ul><li>A:国际重要湿地</li><li>B:国家重要湿地</li><li>C:湿地自然保护区</li><li>D:国家湿地公园</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p><p>2、下面哪个是南非的首都?() </p><ul><li>A:德班</li><li>B:开普敦</li><li>C:比勒陀利亚</li><li>D:布隆方丹</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国土面积1219090平方公里,人口6060万(2022年)。</p><p>3、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p><ul><li>A:气候温和湿润</li><li>B:河网密布</li><li>C:矿产资源丰富</li><li>D:交通四通八达</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选项中D选项交通四通八达是社会经济因素,C选项矿产资源丰富,表述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