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二级
>精选习题
>2024年公共营养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12日
2024年公共营养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1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冷冻干燥后食品加水复原可恢复到原有的形状与结构。()</p><p>答 案:对</p><p>解 析:冰冻干燥是将食物先低温速冻,使水分成为固态,然后在较高的真空度下使固态变为气态而挥发,即为冷冻干燥。此种食品可长期保藏,既保持食品原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不变,又保持食品原有的感官性状。食用时,加水复原后可恢复到原有的形状和结构。</p><p>2、健康信念模式认为社会人口学因素与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有关。()</p><p>答 案:对</p><p>解 析:健康信念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下列5个因素有关:感知疾病的威胁,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自我效能(效能期待),社会人口学因素和提示因素。这些因素均可作为预测健康行为发生与否的因素。</p><p>3、维生素C缺乏需5~6个月方可出现症状。()</p><p>答 案:错</p><p>解 析:维生素C缺乏需3~4个月方可出现症状。</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作为n-3系列脂肪酸的前体可转变成EPA、DHA的必需脂肪酸为()。</p><ul><li>A:亚麻酸</li><li>B:亚油酸</li><li>C:花生四烯酸</li><li>D:α-亚麻酸</li></ul><p>答 案:D</p><p>解 析:α-亚麻酸作为n-3系脂肪酸的前体可转变生成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系脂肪酸。</p><p>2、下列属于奶与奶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的是()。</p><ul><li>A:虫卵污染</li><li>B:致病菌污染</li><li>C:农药残留</li><li>D:生活污水污染</li></ul><p>答 案:B</p><p>解 析:奶与奶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微生物污染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p><p>3、维生素B2缺乏的典型症状包括了()。</p><ul><li>A:神经管畸形</li><li>B:皮肤和牙龈出血</li><li>C:皮肤干燥</li><li>D:唇炎和口角炎</li></ul><p>答 案:D</p><p>解 析: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不像其他一些维生素缺乏的症状那样特异。早期症状可包括:虚弱、疲倦、口痛和触痛、眼部发烧、眼痒,可能还有性格方面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唇炎、口角炎、舌炎、鼻及睑部的脂溢性皮炎,男性有阴囊炎,女性偶见阴唇炎,故有口腔生殖综合征的说法。另外还可出现角膜血管增生、贫血和脑功能失调。</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肥胖发生原因与()有关。</p><ul><li>A:遗传</li><li>B:生活方式</li><li>C:脂肪代谢障碍</li><li>D:能量平衡失调</li><li>E:膳食</li></ul><p>答 案:ABCDE</p><p>2、下列关于诚信的说法,正确的是()</p><ul><li>A: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法则</li><li>B: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li><li>C: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li><li>D:永远在市场经济中不用讲诚信,奉行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必定难以立足</li></ul><p>答 案:ABC</p><p>解 析: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就必须奉行诚实守信的原则,诚实守信也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讲信用的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交往中各种信用关系、信用制度的确立,履行信用、讲求信誉、相互信任,就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条重要法则,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p><p>3、下列人群脂肪的推荐量占总能量摄人量的20%~30%的有()。</p><ul><li>A:婴儿</li><li>B:学龄前儿童</li><li>C:青少年</li><li>D:学龄儿童</li><li>E:老年人</li></ul><p>答 案:CDE</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糖尿病</p><p>答 案: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p><p>2、必需氨基酸:</p><p>答 案: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p><p>3、系统</p><p>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案例描述:针对某2000人的社区进行了一次食物频率膳食调查,调查了33大类食物的摄人频率和平均每次摄入的食物量。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以下问题:1.该食物频率膳食调查具体属于哪种调查?2.该方法与定性频率法比较还能够计算并得出哪些指标?3.该食物频率法膳食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p>答 案:1.群体定量食物频率法。2.计算某类食物的食用量、食物归类与膳食结构分析、膳食营养素含量及来源分析。3.群体的调查报告一般至少包括题目、正文(背景、目标、对象和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为方便读者和编辑,常有简单摘要在前,摘要通常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p><p>2、某项食物频率法调查中发现,1000名在校大学生在过去一个月的奶类食品消费中,有300人每天食用一次,300人每周食用一次,200人每月食用一次,试计算该月该人群的奶类消费率及平均消费频次。</p><p>答 案:消费率=(食用该类食物的人数/所有调查人数)×100%(1分)=80%平均消费频次=消费次数总和/消费该类食物消费者人数(1分)=(300×30+300×4+200)/1000(1分)=10.4次/月(或2.6次/周)</p><p>3、细菌性食物中毒。</p><p>答 案: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被致病性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是:①细菌污染食物(食品腐败变质、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带菌、食品运输、储存过程等的污染);②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③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在夏秋季节发生较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一般病程短、恢复快、愈后良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