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7月09日

聚题库
07/09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属于</p><ul><li>A:生理需要</li><li>B:生长性需要</li><li>C:成就需要</li><li>D:自我价值需要</li></ul><p>答 案:B</p><p>解 析: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宿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些需要中,低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又被称为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爱和归宿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又被称为生长需要。因此,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需要,属于生长性需要。</p><p>2、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p><ul><li>A:时间知觉</li><li>B:运动知觉</li><li>C:距离知觉</li><li>D:空间知觉</li></ul><p>答 案:A</p><p>3、下列说法中,符合“公道”本质要求的是()。</p><ul><li>A:见仁见智,不存在普遍认可的公道</li><li>B:执行领导的决定是从业人员坚持公道的根本依据</li><li>C:千人一致、万人一律的一视同仁体现了公正的本质要求</li><li>D:坚持人格上的平等是实践公正职业规范要求的重要原则</li></ul><p>答 案:D</p><p>解 析:公道的要求表现在四个方面:平等待人、公私分明、坚持原则、追求真理。平等待人在本质上的精神就是认为服务对象和自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服务对象之间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应该得到一样的对待。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p><p>4、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 )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br></p><ul><li>A:虚无妄想</li><li>B:妄想心境</li><li>C:妄想知觉</li><li>D:自罪妄想</li></ul><p>答 案:B</p><p>解 析:妄想心境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p><p>5、与心理咨询时程长短关系最密切的是( )。</p><ul><li>A:咨询师的资历</li><li>B:行业惯例</li><li>C:咨询室的条件</li><li>D:心理问题的性质</li></ul><p>答 案:D</p><p>解 析:心理咨询按时程分有短程、中程、长程。短程主要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中程在1~3月内完成咨询,可涉及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在遇到严重心理问题或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时,可采用长期心理咨询。</p><p>6、在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  )。</p><ul><li>A:与不合理信念辩论</li><li>B:家庭作业</li><li>C:合理情绪想象技术</li><li>D:行为技术</li></ul><p>答 案:A</p><p>解 析:修通阶段的主要技术有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其他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苏格拉底辩论术,即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 </p><p>7、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 )。</p><ul><li>A:必须遵循的命令要求</li><li>B:应该积极履行的行为规范</li><li>C:衡量绩效的核心标准</li><li>D:决定前途命运的唯一要素</li></ul><p>答 案:B</p><p>解 析: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 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p><p>8、“随大流”是一种()现象。</p><ul><li>A:服从</li><li>B:从众</li><li>C:参照</li><li>D:模仿</li></ul><p>答 案:B</p><p>解 析: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凡事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4、社会促进现象包括()</p><ul><li>A:结伴效应</li><li>B:观众效应</li><li>C:性别助长</li><li>D:社会惰化</li></ul><p>答 案:AB</p><p>解 析: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即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p><p>5、非言语行为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是( )。</p><ul><li>A:避免失误</li><li>B:实现反馈</li><li>C:配合言语</li><li>D:传达情感</li></ul><p>答 案:BCD</p><p>解 析: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包括:加强言语、配合言语、实现反馈和传达情感。</p><p>6、关于心境障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ul><li>A:又称为情感障碍</li><li>B:有反复发作的倾向</li><li>C:有时表现为三高症状</li><li>D:有时表现为三低症状</li></ul><p>答 案:ABCD</p><p>7、<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因专业工作需要,在案例讨论或教学中需要隐去是来访者的资料包括()</p><ul><li>A:姓名</li><li>B:职业</li><li>C:性别</li><li>D:单位</li></ul><p>答 案:AD</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