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09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秘密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p><p>答 案:错</p><p>2、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行政复议机关可以调查补证后作出维持决定。()</p><p>答 案:错</p><p>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据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具体行政行为,应S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本题错误。</p><p>3、出租人如果只是对承租人的一般违法行为不挙报,则不能对出租人进行处罚。</p><p>答 案:对</p><p>4、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p><p>答 案:对</p><p>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4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p><p>5、对袭击人民警察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立即使用警械或武器。()</p><p>答 案:错</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九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一)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该条例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一般情况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或武器前应当先警告,经警告无效的方可使用警械或武器,而非立即使用警械或武器。故本题判断错误。</p><p>6、张某杀人后,长期流窜潜逃。某日,县局刑警大队获悉,张某藏匿在该县园林场一平房内,立即组织警力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围捕。张某发现后,持炸药包和上膛的大口径猎枪拒捕。刑警陈某见状,未警告即开枪将张击毙。陈某的行为是合法的。()</p><p>答 案:对</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张某携带枪支弹药拒捕,危险性极大,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可以直接对其使用武器,本题说法正确。</p><p>7、李某扬言实施放火扰乱公共秩序,因其并未真正实施,故李某不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p><p>答 案:错</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故本题说法错误。</p><p>8、张某因对李某不满,打李某两耳光,经法医鉴定,未达到轻微伤出,因此不能对张某予以治安处罚。</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我国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载体。《宪法》中规定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是()。</p><ul><li>A: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li><li>B: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li><li>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li><li>D: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li></ul><p>答 案:C</p><p>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序言第10自然段中写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西方政党制度中的在野党,二者之间存在根本的不同。</p><p>2、赵某与刘某系邻居,双方有矛盾。2005年2月3日下午,赵某听见刘某在院中与人说话,便将一块砖头扔进了刘某院中(砖头未砸到人),恰巧刘某在上午刚磕破了头,便顺势“哎呦”了一声。并用电话报了警。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了询问,赵某承认自己将刘某的头砸破,而伤情鉴定认定刘某已构成了轻微伤,因此公安机关作出了对赵某拘留机关撤销了对赵某的处罚。赵某申请了国家赔偿,对该案,认识正确的是()。</p><ul><li>A:应当由公安机关来赔偿</li><li>B:应当由刘某对赵某进行赔偿</li><li>C:公安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li><li>D:赵某应要求公安机关予以补偿</li></ul><p>答 案:A</p><p>3、在我国,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属于()</p><ul><li>A:个人所有</li><li>B:集体所有</li><li>C:国家所有</li><li>D:该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持有者所有</li></ul><p>答 案:C</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p><p>4、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法院管辖。</p><ul><li>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li><li>B:复议机关所在地</li><li>C:既可以是A也可以是B</li><li>D: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所在地</li></ul><p>答 案:A</p><p>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34条第3款规定:“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案件,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据此,A项正确。复议维持案件,虽然是由原机关和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但是,应当根据原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理由在于:(1)案件中存在着上下级关系的两个被告,此时就需要处理级别管辖问题。由于复议机关较原机关级别高,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县级以上政府,如果以复议机关来确定级别管辖法院,可能会导致中级人民法院案件负担过重,而基层人民法院案件大幅下降,不利于将矛盾和争议解决在基层这一精神的贯彻和落实。(2)复议维持案件,虽然是由原机关和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但是,法院应当主要审查原行政行为,案件的诉讼标的和法律关系与原机关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由原机关确定级别管辖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实现司法便利。</p><p>5、 下列不属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中的公共场所范围的是( )。</p><ul><li>A:车站</li><li>B:港口</li><li>C:机关</li><li>D:公园</li></ul><p>答 案:C</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据此,C项的“机关”属于单位秩序,A项、B项、D项才是公共场所秩序。</p><p>6、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所做的调解为()。</p><ul><li>A:司法调解</li><li>B:人民调解</li><li>C:治安调解</li></ul><p>答 案:C</p><p>7、依照法律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适用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其处罚决定权在()。</p><ul><li>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li><li>B:省级公安机关</li><li>C:公安部</li></ul><p>答 案:C</p><p>8、 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 )。</p><ul><li>A:不可以使用警械</li><li>B:可以使用警械</li><li>C:可以使用武器和警械</li><li>D:不可以使用武器和警械</li></ul><p>答 案:B</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0条规定:“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第11条规定:“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警械。”具体使用武器还是警械,则视现场情况而定: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只能使用警械;而只有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器。</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妨害社会管理行为包括()。</p><ul><li>A:招摇撞骗</li><li>B:卖淫</li><li>C:嫖娼</li><li>D:赌博</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第四节列举了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51条规定了招摇撞骗,第66条规定了卖淫和嫖娼,第70条规定了赌博</p><p>2、人民警察的权力具有的特点()。</p><ul><li>A:法定性</li><li>B:强制性</li><li>C:特许性</li><li>D:单向性</li></ul><p>答 案:ABCD</p><p>3、下列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p><ul><li>A:行政拘留</li><li>B:罚款</li><li>C:训诫</li><li>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li></ul><p>答 案:ABD</p><p>4、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回避分为哪儿种?()。</p><ul><li>A:自行回避</li><li>B:中请回避</li><li>C:指令回避</li><li>D:强制回避</li></ul><p>答 案:ABC</p><p>5、下列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说法错误的是()。</p><ul><li>A:一般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li><li>B: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30日</li><li>C:为了査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也要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li><li>D:案情重大、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li></ul><p>答 案:CD</p><p>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适用于()。</p><ul><li>A:少数民族</li><li>B:外国人</li><li>C:国家主席</li><li>D:清洁工</li></ul><p>答 案:ABCD</p><p>7、下列属于案件材料证据的有()。</p><ul><li>A:鉴定意见</li><li>B:书证</li><li>C:物证</li><li>D:视听资料、电子数据</li></ul><p>答 案:ABCD</p><p>8、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p><ul><li>A:警告</li><li>B:严重警告</li><li>C:改组</li><li>D:解散</li></ul><p>答 案: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p><p>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br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br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br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br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p><p>2、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p><p>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p><p>3、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p><p>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p><p>4、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p><p>答 案:罪刑法定原则</p><p>5、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p><p>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p><p>6、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p>答 案:审判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