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7月08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关于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ul><li>A:绩效管理可以为员工的薪酬管理提供依据</li><li>B:绩效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li><li>C:绩效管理可以为企业的生产计划提供依据</li><li>D: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生产需求为企业的生产计划提供了依据。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客观、简洁的绩效优化体系,实现企业与个人绩效的紧密融合。绩效优化体系可以保留、激励员工,持续地培养和发展员工,依据企业需要调整人员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p><p>2、月计薪天数为()</p><ul><li>A:20.83天/月</li><li>B:21.75天/月</li><li>C:62.5天/季</li><li>D:250天</li></ul><p>答 案:B</p><p>解 析:(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月</p><p>3、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次。
</p><ul><li>A:三</li><li>B:四</li><li>C:五</li><li>D:一</li></ul><p>答 案:D</p><p>解 析:本题考查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应将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在批准7日内在当地政府公报上和至少一种全地区性报纸上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应在发布后10日内将最低工资标准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p><p>4、按照标准工时制要求,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和最少休息天数分别是()。
</p><ul><li>A:40小时;2日</li><li>B:44小时;1日</li><li>C:40小时;1日</li><li>D:44小时;2日</li></ul><p>答 案:C</p><p>解 析:标准工时制度是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其核心内容是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日;特殊作业每日工作时间应少于8小时。故本题选C。</p><p>5、过程分析是以产品制造过程为研究改进对象的一种分析技术,采用(),包括整体生产程序分析、产品或材料流动分析和工作地布置与路线分析。</p><ul><li>A:图表分析法</li><li>B:柱状分析法</li><li>C:图式分析法</li><li>D:折线图分析法</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工作研究。过程分析是以产品制造过程为研究改进对象的一种分析技术,采用图式分析法,包括整体生产程序分析、产品或材料流动分析和工作地布置与路线分析。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以下关于企业定员的说法正确的是()</p><ul><li>A:定员范围与用工形式有关</li><li>B:合理的劳动定员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li><li>C:劳动定员管理的核心是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li><li>D:合理的定员能使各工作岗位的任务量实现满负荷</li></ul><p>答 案:ABCD</p><p>2、小王在选取典型职位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p><ul><li>A:职位的代表性</li><li>B:职位的关键程度</li><li>C:职位内容变化的频率</li><li>D:职位工作的自主性</li></ul><p>答 案:ABC</p><p>解 析:本题考查标杆职位的选取。选择标杆职位可以参考以下标准:职位的代表性、职位的关键程度、职位内容变化的频率和程度及职位任职者的绩效。</p><p>3、该公司通过工作分析制定的任职资格还应该包括()。
</p><ul><li>A:资格证书要求</li><li>B:工作职责要求</li><li>C:工作经验要求</li><li>D:绩效标准要求</li></ul><p>答 案:AC</p><p>解 析:本题考查工作规范(任职资格)。工作规范(任职资格)的内容应该包括:(1)教育程度要求。(2)资格证书要求。(3)工作经验要求。(4)培训要求。(5)知识要求。(6)工作技能要求。(7)心理品质要求。
</p><p>4、薪酬一般包括()</p><ul><li>A:基本工资</li><li>B:绩效工资</li><li>C:激励工资</li><li>D:表扬鼓励</li><li>E:福利</li></ul><p>答 案:ABCE</p><p>5、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有()。
</p><ul><li>A:它是员工职责范围之内的行为</li><li>B:它受组织的薪酬奖励</li><li>C:它对组织的高效运作有非常积极的作用</li><li>D:它的表现方式包括员工自愿承担额外的工作等</li><li>E:它是一种积极的工作行为</li></ul><p>答 案:AB</p><p>解 析: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积极的工作行为(E正确)。组织公民行为是员工做出的对组织的生存和高效运作起到非常积极作用的行为(C正确),但这些行为又不是员工职责范围之内的(A错误),因而,通常不能得到组织在薪酬上的回报(B错误)。员工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1)在履行一般性工作时显示出高度的责任心;(2)在疑难问题上进行高水平的发明创造;(3)自愿承担额外的工作(D正确);(4)与其他员工分享自己的时间和资源等。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更可能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