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政治
>考试问答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7月08日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7月08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作状语”的是()。</p><ul><li>A: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li><li>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li><li>C:不如吾闻而药之也。</li><li>D: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li></ul><p>答 案:D</p><p>解 析:名词作状语是名词放在动词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直接的修饰限制作用。A项,肘:用手肘撞,名词作动词。B项,固:使……牢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药:以……为药,即把……当作药,名词的意动用法。D项,客:像对待客人一样……,名词作状语。</p><p>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p><ul><li>A:船舱 明信片 草菅人命 鹬蚌相争</li><li>B:针灸 莫须有 有恃无恐 上蹿下跳</li><li>C:中庸 杀手锏 金榜题名 声名狼藉</li><li>D:稼穑 破天荒 再接再厉 竭泽而渔</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字形。 B项中的“针炙”应写作“针灸”。</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p><p>答 案: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通过水与月的变化阐明了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这一哲理。</p><p>2、请指出这首词中带点字的含义。</p><p>答 案:(1)当:对。(2)是处:到处。(3)渺邈:渺茫遥远。.<br />(4)淹留:长期停留。</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p><p>答 案:女神</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题目: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行百里者半九十”指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是说离成功越近越不能松懈。弄清题目含义后,写作可就“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原因,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种半途而废等方面展开。【经典事例】<br />1950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精疲力尽。就在剩下最后一英里时,她的意志动摇了,强迫护卫把她拉上了随行的小艇。小艇瞬间到达了对岸,她看到海滩上欢呼等待的人群。到此时她才知道,她距成功只有短短的一英里!她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br />【名人名言】<br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br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br />3.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梁启超<br />4.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p><p>2、以“战胜自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p><p>答 案:略</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文章按什么顺序对雷雨前的情景进行了描写?
</p><p>答 案:时间顺序。
</p><p>2、作者为什么认为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p><p>答 案:①表达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需要相当的长度。②作品艺术的完整也需要相当的长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