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政治
>精选习题
>2024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7月07日
2024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7月07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林德曼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得出“十分之一定律”。()
</p><p>答 案:错</p><p>解 析:林德曼通过研究赛达博格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得出了能量传递的效率在10%左右。</p><p>2、沙漠植物叶子退化是对干旱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野外调查时,通常要测定不同物种的多个数量特征指标,其中能反映某种植物在群落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是( )</p><ul><li>A:多度</li><li>B:频度</li><li>C:优势度</li><li>D:高度</li></ul><p>答 案:B</p><p>解 析:野外调查中,常用的数量特征指标包括密度、频度、多度、优势度等,其中频度是反映种群个体在生态系统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p><p>2、标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其适用对象的特点是()。
</p><ul><li>A: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li><li>B: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小</li><li>C: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大</li><li>D: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li></ul><p>答 案:A</p><p>解 析: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生态入侵
</p><p>答 案: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其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自然拓展快﹑危害大),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p><p>2、名词解释:种群密度严体。
</p><p>答 案:种群密度: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量。</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森林群落的地下成层性主要是指()的垂直分布现象。
</p><p>答 案:根系</p><p>2、竞争一般可分为干扰竞争和()两种类型。
</p><p>答 案:利用竞争</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中国幅员辽阔,植被类型多样。论述中国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p><p>答 案:(1)水热状况对植被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2)纬度地带性。我国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
(3)经度地带性。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和荒漠。</p><p>2、通常食物链上营养级的数量有限,请从能量的角度论述其原因。
</p><p>答 案:(1)能量损失。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2)能量传递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增长,越顶级的营养级生物数量越少,种类越少。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每个能级的流动过程中仅吸收10%-20%,因此要养活越高级别的生物,所需的较低级别的生物数量将会非常大,但环境允许的生物数量是有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