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公司信贷》每日一练试题07月06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明确借款需求是确定贷款结构和期限的重要环节。
</p><p>答 案:对</p><p>解 析:银行在受理贷款中进行借款需求分析有利于银行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p><p>2、内部评级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内部收集的信息和自身的评价标准,对本行客户及其所开展业务风险进行的评价。
</p><p>答 案:对</p><p>解 析:内部评级是指商业银行依据内部收集的信息和自身的评价标准,对本行客户及其所开展业务风险进行的评价。内部评级包括银行针对已授信或授信对象的客户评级,也包括银行针对所开展具体业务特定交易结构的债项评级。</p><p>3、系统性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
</p><p>答 案:对</p><p>解 析:系统性风险也称宏观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而对所有投资品的收益都会产生作用的风险,具体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政策风险等。</p><p>4、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3年以上(不含3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p><p>答 案:错</p><p>解 析: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银行贷款五级分类中,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是()。</p><ul><li>A:损失类贷款</li><li>B:可疑类贷款</li><li>C:次级类贷款</li><li>D:关注类贷款</li></ul><p>答 案:D</p><p>解 析: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损失类贷款,是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可疑类贷款,是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次级类贷款,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ABC选项错误。故选D。</p><p>2、特别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为( )</p><ul><li>A:确定一个固定比例</li><li>B:由商业银行按照各类贷款的历史损失概率确定</li><li>C:确定计提比例的上限或下限</li><li>D:由商业银行或监管当局按照国别或行业等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li></ul><p>答 案:D</p><p>解 析:①普通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一般确定一个固定比例,或者确定计提比例的上限或下限。②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由商业银行按照各类贷款的历史损失概率确定。对于没有内部风险计算体系的银行,监管当局往往规定一个参考比例。③特别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由商业银行或监管当局按照国别或行业等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p><p>3、某公司的总资产为128万元,销售收入为13287万元,净利润为875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833万元,股利分红为350万元,则该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为()。</p><ul><li>A:2.7%</li><li>B:9.9%</li><li>C:6.41%</li><li>D:4.1%</li></ul><p>答 案:B</p><p>4、在商业银行的实务操作中,判断贷款申请是否受理时,业务人员应坚持将()放在第一位。
</p><ul><li>A:维持客户</li><li>B:贷数收益性</li><li>C:贷款流动性</li><li>D:贷款安全性</li></ul><p>答 案:D</p><p>解 析:在实务操作中,贷款申请是否受理往往基于对客户或项目的初步判断。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关口,在贷款的收益与贷款本身安全性的权衡上,业务人员应坚持将贷款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对安全性较差的项目在受理阶段须持谨慎态度。</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包括( )。</p><ul><li>A:现金清收</li><li>B:重组</li><li>C:诉讼</li><li>D:以物抵债</li><li>E:呆账核销</li></ul><p>答 案:ABE</p><p>解 析: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主要有现金清收、重组和呆账核销三种。</p><p>2、贷前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委托调查</li><li>B:客户评级</li><li>C:搜寻调查</li><li>D:通过行业协会了解情况</li><li>E:现场调研</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在进行贷前调查的过程中,有大量信息可供业务人员选择。业务人员应当利用科学、实用的调查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查手段,分析银行可承受的风险,为贷款决策提供重要依据。1.现场调研;2.非现场调查(搜寻调查、委托调查、其他方法(如通过行业协会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