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地理》每日一练试题07月0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狮子林是苏州元代园林的代表,____精巧,形状像狮子。
</p><ul><li>A:亭台</li><li>B:假山</li><li>C:构思</li><li>D:池水</li></ul><p>答 案:B</p><p>解 析: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己的师傅,取名“狮子林”。也因佛书上有“狮子吼”一语,且众多假山酷似狮形而命名。</p><p>2、该地位于( )
</p><ul><li>A:巫山</li><li>B:长江中下游平原</li><li>C:四川盆地</li><li>D:青藏高原</li></ul><p>答 案:B</p><p>解 析:根据材料中提及,北京时间12:12,该雕塑的影长最短,即为地方时12时,可知当地的经度为117°E。再结合纬度30°N。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B正确;巫山大致位于110°E;四川盆地位于巫山以西;青藏高原大致位于100°E以西,所以ACD错误。故选B。
</p><p>3、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li><li>B:我国多海洋性气候</li><li>C: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li><li>D:我国主要是热带的气候</li></ul><p>答 案:C</p><p>解 析: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p><p>4、在“西气东输”工程中,输气所用的运输方式是()
</p><ul><li>A:铁路运输</li><li>B:管道运输</li><li>C:汽车运输</li><li>D:航空运输</li></ul><p>答 案:B</p><p>解 析: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由此可见西气东输工程运用的输送方式是管道运输.“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p><p>5、地势起伏和缓,草原、沙漠、戈壁广布的地形区是____。
</p><ul><li>A:塔里木盆地</li><li>B:青藏高原</li><li>C:内蒙古高原</li><li>D:准噶尔盆地</li></ul><p>答 案:C</p><p>解 析: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东部有辽阔草原,西部有沙漠戈壁。</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面哪个是南非的首都?() </p><ul><li>A:德班</li><li>B:开普敦</li><li>C:比勒陀利亚</li><li>D:布隆方丹</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国土面积1219090平方公里,人口6060万(2022年)。</p><p>2、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p><ul><li>A:气候温和湿润</li><li>B:河网密布</li><li>C:矿产资源丰富</li><li>D:交通四通八达</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选项中D选项交通四通八达是社会经济因素,C选项矿产资源丰富,表述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p><p>3、“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建立起以()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
</p><ul><li>A:国际重要湿地</li><li>B:国家重要湿地</li><li>C:湿地自然保护区</li><li>D:国家湿地公园</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