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04日

聚题库
07/0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Word提供五种文本对齐方式,分别是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两端对齐,和分散对齐。()</p><p>答 案:对</p><p>解 析:Word提供五种文本对齐方式,分别是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两端对齐,和分散对齐。</p><p>2、在Excel工作表中,将光标放在左侧数字上单击选择一列,选择一列后按住鼠标左键上/下拖动,可选择多列。()</p><p>答 案:错</p><p>解 析:在Excel工作表中,将光标放在左侧数字上单击选择一行,选择一行后按住鼠标左键上/下拖动,可选择多行。</p><p>3、导向传输网是采用有线物理线路连接的网络,基于导向传输介质,即有线网。()  </p><p>答 案:对</p><p>解 析:导向传输网是采用有线物理线路连接的网络,基于导向传输介质,即有线网。</p><p>4、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小,爆炸下限越高、爆炸上限越小,爆炸危险性就越大。()</p><p>答 案:错</p><p>解 析: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液体蒸气或粉尘等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指标。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与空气或其他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混合物,其可燃物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电气线路过负载保护,当保护电器为熔断器时,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为约定时间内的()电流。</p><ul><li>A:断路</li><li>B:保护</li><li>C:动作</li><li>D:熔断</li></ul><p>答 案:D</p><p>解 析:当保护电器为熔断器时,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为约定时间内的熔断电流。</p><p>2、建筑高度为54m的住宅属于()。</p><ul><li>A:一类高层住宅建筑</li><li>B:二类高层住宅建筑</li><li>C:一类高层公共建筑</li><li>D:二类高层公共建筑</li></ul><p>答 案:B</p><p>解 析:二类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p><p>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制定的目的不包括()。</p><ul><li>A:保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li><li>B: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li><li>C: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li><li>D: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li></ul><p>答 案:B</p><p>解 析:为保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p><p>4、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p><ul><li>A:毒害性</li><li>B:减光性</li><li>C:扩散性</li><li>D:恐怖性</li></ul><p>答 案:C</p><p>解 析: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毒害性、减光性、恐怖性。</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火灾。</p><ul><li>A:可燃固体火灾</li><li>B:可燃液体火灾</li><li>C:电气火灾</li><li>D:可燃固体深位火灾</li></ul><p>答 案:ABC</p><p>解 析: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可燃固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电气火灾,不适用于可燃固体深位火灾。</p><p>2、红外测温仪使用注意事项正确的是()。</p><ul><li>A:选择测温范围合适的红外测温 仪<br /></li><li>B: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要充满测温仪视场</li><li>C:光学分辨率由红外测温仪到被测物之间的距离 D与测量光斑直径S之比确定<br /></li><li>D:红外测温仪测量结果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li></ul><p>答 案:ABC</p><p>解 析:红外测 温仪使用注意事项: 1.测温范围是测温仪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示,在选择红外测温仪时,一定要 考虑测温范围,即不要过窄,也不要过宽。 2.在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要充满测温仪视场。 3.光学分辨率由红外测温仪到被测物之间的距离D与测量光斑直径S之比确定。 4.红外测温仪所处 <br />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如果测温仪突然暴露在环境温差为20℃或更高的情况下,测量 <br />数据不准确,需要对红外测温仪进行温度平衡后再取其测量的温度值。 5.当环境温度过高,存在 <br />灰尘、烟雾和蒸气时,可选用厂商提供的保护套、水冷却系统、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吹扫器等附件 <br />。这些附件可有效地保护测温仪,实现准确测温。</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