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英语
>精选习题
>2024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7月02日
2024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7月0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p><p>答 案:错</p><p>解 析: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p><p>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回事。</p><p>答 案:错</p><p>解 析:虽然两者有联系,但也有区别,表现为:工作对象不同,心理咨询主要面对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遵循的模式不同,心理咨询主要遵循发展与教育模式,心理治疗遵循医学模式;工作任务的侧重面不同,心理咨询针对个体的生活,心理治疗针对个体的疾病。</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冯特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此之前,心理学隶属于()。
</p><ul><li>A:教育学</li><li>B:哲学</li><li>C:物理学</li><li>D:生理学</li></ul><p>答 案:B</p><p>解 析: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p><p>2、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依据是()。
</p><ul><li>A:课程的管理制度</li><li>B:课程的组织核心</li><li>C:课程选择自由度</li><li>D:课程的存在形式</li></ul><p>答 案:D</p><p>解 析:从存在形式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 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和态度的非正式课程。</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浮云中的太阳或月亮好像运动一样,这是诱动知觉。</p><p>答 案:正确。这是诱动知觉。即指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好像运动的知觉。</p><p>2、一般说,知识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p><p>答 案: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示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p><p>解 析: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教学质量管理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二是()。</p><p>答 案:加强教学质量控制</p><p>2、希腊人创造了分科形式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p><p>答 案:音乐</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试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p><p>答 案: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教育和引导学生。(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在进行说理教育时,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p><p>2、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p><p>答 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br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br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br />(5)运用多重信息的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br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