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7月0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弟子规》。
</p><p>答 案:对</p><p>解 析: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都是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开始。然后是《六言杂字》,《增广贤文》,《教儿经》,《童蒙须知韵语》,《名贤集》,《弟子规》,《小儿语》,《神童诗》,《四言杂字》,《劝报亲恩篇》,《四季雨晴星歌》,《朱子治家格言》,《二十四孝》。</p><p>2、貂蝉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
</p><p>答 案:错</p><p>解 析:貂蝉(生卒年不详),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对于那些孤单的留守儿童,我们应该________他们。
⑵________诗歌,可以让我们唤起丰富的想像,体味自然的诗意和人生的情趣。
⑶2018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北京站比赛上,中国选手________,囊括了十项冠军。
</p><ul><li>A:关爱、观赏、所向无敌</li><li>B:爱护、观赏、不可一世</li><li>C:关爱、欣赏、所向无敌</li><li>D:爱护、欣赏、不可一世</li></ul><p>答 案:C</p><p>解 析:关爱:关心爱护。爱护:爱惜并保护,常用来指爱护环境。这里应该是关心爱护留守儿童,排除BD。观赏:观看欣赏。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这里指领略诗歌的情趣,故此选择C项。所向无敌:力量很强,到哪里都没有对手。不可一世: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用来形容选手不合适。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p><p>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括号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学(而)大遗<br />则群聚(而)笑之<br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r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p><ul><li>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li><li>B: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li><li>C: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li><li>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为括号里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br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发现并描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人们的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形象,可是他仍然没有能把一切(可能的世界)都描述完。</p><ul><li>A: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li><li>B:指人类从不同的空间角度发现和描述的许多不同的世界</li><li>C:指被改造了的,呈现崭新姿态的世界</li><li>D: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li><li>E: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li><li>F:幻想中可能出现的理想世界</li></ul><p>答 案:ADE</p><p>解 析:根据前文“发现并描述”可知,“不同的世界”是“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根据“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可知“新的世界”是“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可能的世界”是“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p><p>2、关于唐代诗歌及诗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li><li>B:王维和孟浩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li><li>C:杜甫的诗因为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li><li>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li></ul><p>答 案:ACD</p><p>解 析:王维和诗人孟浩然是唐代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并称王孟。B错误,ACD正确。</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①段中,威廉斯眼中的科学家应有什么品质?</p><p>答 案:有幻想和好奇心,有反传统和求新立异的品质</p><p>2、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请找出下面语句中最应该删去的两个词。 <br />由于在欺诈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都是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的,所以各国法律允许受欺诈的一方可以撤销合同或提出合同无效。 <br />应该删去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 </p><p>答 案:应删去的两个词是:由于、可以</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字的意思。<br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p><p>答 案:止</p><p>2、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字的意思。<br />(奋)六世之余烈</p><p>答 案:发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