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6月2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p><p>答 案:对</p><p>解 析:这句话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时使用的。“观念的东西”就是意识,该句意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这一论断表明:(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不是意识的源泉,它不会凭空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反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人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p><p>2、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p><p>答 案:错</p><p>解 析:(1)官僚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2)官僚资本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使这部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所以,没收官僚资本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p><p>3、“只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自然搞好了。”</p><p>答 案:错</p><p>解 析: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有其特点和发展规律,二者不能互相混淆和互相代替。(3)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它不能代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就会诱发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
</p><ul><li>A:难以抓住机遇,应回避风险</li><li>B:可无视风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li><li>C:应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li><li>D:应抵制经济全球化</li></ul><p>答 案:C</p><p>2、2023年1月1日消息,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TEU(标准箱)大关,连续第________年蝉联全球第一。
</p><ul><li>A:10</li><li>B:12</li><li>C:13</li><li>D:15</li></ul><p>答 案:C</p><p>解 析:2023年1月1日消息,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TEU(标准箱)大关,连续第13年蝉联全球第一。故本题答案为C。</p><p>3、2012年6月16日,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并顺利将3名宇航员送上太空。执行此次任务的载人飞船是()。
</p><ul><li>A:嫦娥号</li><li>B:蛟龙号</li><li>C:天宫号</li><li>D:神舟九号</li></ul><p>答 案:D</p><p>解 析: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3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认真落实________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p><ul><li>A:节水优先</li><li>B:空间均衡</li><li>C:系统治理</li><li>D:两手发力</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故本题答案为ABCD。</p><p>2、2023年1月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显示,我国大数据技术产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数据存储与计算、数据管理、________五大核心领域。
</p><ul><li>A:数据分析</li><li>B:数据流通</li><li>C:数据应用</li><li>D:数据安全</li></ul><p>答 案:BCD</p><p>解 析:2023年1月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显示,我国大数据技术产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数据存储与计算、数据管理、数据流通、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五大核心领域。故本题答案为BCD。</p><p>3、2023年1月19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
</p><ul><li>A:最公平的公共产品</li><li>B:最普惠的民生福祉</li><li>C: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基础</li><li>D: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li></ul><p>答 案:AB</p><p>解 析:2023年1月19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故本题答案为AB。</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p><p>答 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