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6月28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屈原的《国殇》选自()。</p><ul><li>A:《离骚》</li><li>B:《九歌》</li><li>C:《九章》</li><li>D:《天问》</li></ul><p>答 案:B</p><p>解 析:《国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其中《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p><p>2、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行年四岁,舅夺母志()。</p><ul><li>A:此后又过了四年,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li><li>B:此后又过了四年,母亲改了嫁</li><li>C:我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li><li>D:到四岁的时候,母亲改了嫁</li></ul><p>答 案:C</p><p>解 析:“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的翻译为:我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行年四岁:年纪到了四岁。行年:经历的年岁。夺:改变。</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p><p>答 案:这段话揭示了当时的中国,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仍然是人吃人的社会。</p><p>2、“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采用的是什么句式?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p><p>答 案:该句采用的是反问句式,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这句话在文中从反面说明了“光和热”的可贵。</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p><p>答 案:非常羡慕</p><p>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br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p><p>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题目:荣辱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荣指光荣,辱指耻辱。“荣辱”是一个辩证的话题,写作时可以论证何为荣,何为辱,也可以谈对荣誉应持的正确态度,和荣辱对个人的影响。注意兼顾话题两个方面。【经典事例】<br />1.杰出物理学家法拉第一生曾获过94个荣誉头衔和奖励,但他从不为这些荣誉沾沾自喜。有人问他为什么把奖章藏起来秘不示人,他说:“我不能说这些荣誉不珍贵,不过我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荣誉工作的。”<br />2.德国的波恩大学为了表彰巴斯德的杰出研究成果,给他寄来名誉博士证书。可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侵占了法国的大片领土,巴斯德非常愤怒,他立即将名誉学位证书返还给波恩大学,以表示对德国侵略者的抗议。<br />【名人名言】<br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br />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br />3.避开耻辱,但别去追求荣耀,没有什么东西的代价比荣耀的代价更大。——西德尼·史密斯<br />4.荣誉不能寻找,任何追求荣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歌德<br />5.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莎士比亚</p><p>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整个世界靠大家公认的原则来维系。明确的规则意识,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首要准则。规则服务大家,更需要大家的遵守。<br />请以“让规则守护世界”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写作时应抓住“规则”二字展开。题目要求以议论为主,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文章可以不是标准的议论文,这对考生来说难度相对降低,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注意观点要明确,有理有据,语言要流畅。【经典事例】<br />1.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大的规则用法律法条来限定,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约定俗成的规则。<br />2.(反例)“中国式过马路”。<br />3.世界是一个整体,国与国之间也应遵守国际规则。(可引用当前国际热点事件进行论述)<br />4.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当这名学生找到校长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令人吃惊的是,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后,又把他开除出校。<br />【名人名言】<br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br />2.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br />3.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的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br />4.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肯定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张丽钧</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小诗”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p><p>答 案:①是新诗的一种独特文体。②适宜描写单纯意念,记录刹那印象,发泄简单感情。</p><p>2、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丧子农家寡妇的形象?
</p><p>答 案:通过对农妇神态、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了其形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