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公司信贷
>精选习题
>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6月28日
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6月2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具有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三个阶段。</p><p>答 案:错</p><p>解 析:要约邀请并非订立合同的必经阶段。</p><p>2、当债券的收益率不变,债券的到期时间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成反比关系。( )</p><p>答 案:错</p><p>解 析:当债券的收益率不变,债券的到期时间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成正比关系。</p><p>3、银行及其从业人员在接受非现场监管的时候,提供的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确,但不必很完整。 ( )</p><p>答 案:错</p><p>解 析:“配合非现场监管”原则规定,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证所提供数据、信息完整、真实、准确。题中所述行为违反了该原则。</p><p>4、限额管理是指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管理策略,对银行承担的风险设定下限,防止银行过度承担风险。</p><p>答 案:错</p><p>解 析:限额管理是指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管理策略,对银行承担的风险设定上限,防止银行过度承担风险。</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商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和决策机构是()。</p><ul><li>A:监事会</li><li>B:股东会</li><li>C:董事会</li><li>D:管理层</li></ul><p>答 案:C</p><p>解 析: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和决策机构.承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p><p>2、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是()</p><ul><li>A:保证收益理财计划</li><li>B:固定收益理财计划</li><li>C: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li><li>D: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li></ul><p>答 案:C</p><p>解 析: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p><p>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目标的是()。</p><ul><li>A: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li><li>B: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li><li>C:确保资产负债业务快速发展</li><li>D: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li></ul><p>答 案:C</p><p>解 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①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贯彻执行;②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③保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④保证商业银行业务记录、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p><p>4、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在探索成形阶段的特点不包括()。</p><ul><li>A:监管手段进一步丰富,增加了非现场监管,并注意与现场检查的配合运用</li><li>B:“部门执法”的局面凸显</li><li>C:在制度设计上已经开始部分涉及到权责分配、激励约束和再监督等方面的内容</li><li>D:对主要银行业机构实行了管、监在部门间的职责分离</li></ul><p>答 案:D</p><p>解 析: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在探索成形阶段的特点主要有三个①监管手段进一步丰富,增加了非现场监管,并注意与现场检查的配合运用;②各相关部门独立行使处罚权的状况没有改变,且职责进一步增大,“部门执法”的局面凸显;③在制度设计上已经开始部分涉及到权责分配、激励约束和再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但仅仅形成了初步框架,还没有对运行机制和监管绩效发挥实质性作用。D项属于改革调整阶段的特点。</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可撤销的合同类型包括()
</p><ul><li>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li><li>B: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li><li>C:乘人之危的合同</li><li>D: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li><li>E:显失公平的合同</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类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为意思表示时,因自己的过失导致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大事项发生认识上的显著错误,而使自己遭受重大不利的法律事实。(2)显失公平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3)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编造虚假或歪曲的事实,或故意隐匿事实真相,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4)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采用违法手段,威胁对方与自己订立合同。(5)乘人之危的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求或危难处境,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思与其订立合同。
</p><p>2、下列选项中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的有()。</p><ul><li>A:犯罪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li><li>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li><li>C:非法将本单位的财物占为己有</li><li>D:非法占有财物数额较大</li><li>E:占有财物超过三个月未还</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在占有财物时间上没有限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