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6月26日

聚题库
06/26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核查计划一定要有日程安排的相关内容。</p><p>答 案:对</p><p>2、现场核查工作应以首次会议开始, 并以末次会议结束, 在末次会议上, 核查组应总结本次现场核查发现。</p><p>答 案:对</p><p>解 析:现场核查工作应以首次会议开始, 并以末次会议结束。<br />在首次会议上, 核查组向组织介绍本次现场核查的工作范围、 核查准则、 保证等级、 实质性偏差、核查方法、 核查组成员和核查流程等。 第二阶段现场核查的首次会议, 核查组还应总结第一阶段现<br />场核查的发现事项。 此外, 组织应介绍其指定的现场核查的温室气体小组和负责人, 以便双方进行有效沟通。<br />在末次会议上, 核查组应总结本次现场核查发现。</p><p>3、如果出现基准年变更的情形, 应对其中的任何改变做出解释。</p><p>答 案:对</p><p>4、企业生产并外输能源产生的碳排放, 包括输出燃料、 电力和蒸汽等产生的碳排放属于特殊排放。</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什么情况下不需要重新计算基准年温室气体盘查清册?()</p><ul><li>A:运营边界发生改变</li><li>B: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所有权发生改变</li><li>C:量化方法改变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发生很大改变</li><li>D:生产产能发生重大变化</li></ul><p>答 案:D</p><p>2、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温室气体?</p><ul><li>A:六氟化硫SF<sub>6</li><li>B:氧化亚氮,N<sub>2O</li><li>C:氧气O<sub>2</li><li>D:甲烷CH<sub>4</li></ul><p>答 案:C</p><p>3、《京都议定书》 建立了 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 其中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证明的减少排放量” 的机制是( )</p><ul><li>A: 国家排放贸易机制</li><li>B: 联合履行机制</li><li>C: 清洁发展机制</li></ul><p>答 案:C</p><p>4、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p><ul><li>A:北京标准</li><li>B:绿色世博标准</li><li>C:熊猫标准</li><li>D:2000标准</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p><ul><li>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li><li>B:孰料烧结技术</li><li>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li><li>D:循环流化床技术</li></ul><p>答 案:ACD</p><p>2、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p><ul><li>A:ISO14064-1</li><li>B:ISO14064-2</li><li>C:ISO14064-3</li><li>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li></ul><p>答 案:AD</p><p>3、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4、核算边界包括()。</p><ul><li>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li><li>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li><li>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li><li>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br /></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废水处理产生甲烷的直接燃烧,该如何处理?</p><p>答 案:直接燃烧的甲烷,可当做回收计算。此外,由于废水处理产生的甲烷来源于生物质,考虑碳中性,不计算此部分CO2排放。机械制造企业常见问题及解答</p><p>2、为什么火炬燃烧排放要区分正常火炬和事故火炬?</p><p>答 案: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火炬燃烧可分为正常工况下的火炬气燃烧及由于突发事故时紧急的火炬气燃烧两种,一般正常生产工况下的火炬气来源较容易得到数据基础相对较好,而突发事故火炬一般无气体成分监测,数据较难获取,因此建议分别核算。</p><p>3、核查机构如何对核查结果进行审查?</p><p>答 案:核查中,可采用多种检验方法,如对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检查是否有遗漏或抄写错误;对历史数据进行验算;或对证明某项活动的文件进行交叉检查。<br />a)寻求根据:通过追溯原始数据的书面材料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中的错误。例如:对用来计算报告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外购燃油数量,通过付款部门保存的供方发票进行核实。由此断定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都是有依据的。<br />b)验算:检查计算是否正确。<br />c)数据追溯:通过交叉检查原始数据记录检查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有无遗漏。例如:对测量多个排放源所测得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便核查者核实所有排放源都纳入了清单之内。<br />d)确认:寻求独立第三方的书面确认。这可以用于核查者无法进行实际观测的情况,例如:对流量计的校准。</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