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政治
>精选习题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6月23日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6月23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p><ul><li>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li><li>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li><li>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li><li>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li></ul><p>答 案:D</p><p>解 析:《苦恼》讲述了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姚纳希望找人倾诉丧子之痛而不得,最终只得将内心的痛苦告诉他的老马的故事。文章通过人与马的对比,反映出旧俄社会人情的自私、冷漠,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酷。</p><p>2、欧·亨利是19世纪()。</p><ul><li>A:法国著名的小说家</li><li>B:英国著名的小说家</li><li>C: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li><li>D:德国著名的小说家</li></ul><p>答 案:C</p><p>解 析:欧·亨利是19世纪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一生写了三百多个短篇,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藤叶》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这段文字是立论还是驳论?</p><p>答 案:本段文字是立论:孔子先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从正面论述了“均”、“安”于治国理家的重要性;而后又提出了通过“修文德”达到“来之”“安之”的效果。这都体现了孔子一贯的以重视道德和人心为特征的德治主义主张。</p><p>2、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p><p>答 案: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身处逆境旷达乐观,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并能从怅惘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理性的对待生活。</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p><p>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p><p>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p><p>答 案:女神</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整个世界靠大家公认的原则来维系。明确的规则意识,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首要准则。规则服务大家,更需要大家的遵守。<br />请以“让规则守护世界”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写作时应抓住“规则”二字展开。题目要求以议论为主,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文章可以不是标准的议论文,这对考生来说难度相对降低,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注意观点要明确,有理有据,语言要流畅。【经典事例】<br />1.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大的规则用法律法条来限定,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约定俗成的规则。<br />2.(反例)“中国式过马路”。<br />3.世界是一个整体,国与国之间也应遵守国际规则。(可引用当前国际热点事件进行论述)<br />4.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当这名学生找到校长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令人吃惊的是,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后,又把他开除出校。<br />【名人名言】<br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br />2.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br />3.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的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br />4.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肯定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张丽钧</p><p>2、根据要求作文。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本次写作除诗歌外,不限文体,可以以一篇记叙文讲述一个关于“付出与收获”故事,也可以就“付出与回报”间的关系展开议论,也可就该主题写一篇小说。注意文体分明,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经典事例】<br />1.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等经典故事。<br />2.化学家凯库勒日思夜想,最终梦中发现苯环结构。<br />3.袁隆平发现杂交水稻的艰辛付出。<br />【名人名言】<br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br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r />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br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br />5.赠人玫瑰,手有余香。</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p><p>答 案:表达了革命者摧毁反动统治的昂扬斗志,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表现了作者对革命高度的热情、无限的希望、热烈的赞美。
</p><p>2、请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p><p>答 案:形成鲜明对比、加强反讽效果,塑造人物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