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6月2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社会革命和改革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p><p>答 案:错</p><p>解 析:(1)革命是自下而上发起的,彻底推翻反动政权和落后制度的暴力行动。改革是自上而下发起的,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内部主动发起的,以维护政权和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自我完善活动。(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些制度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我们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不断完善基本制度,但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够改变我国基本制度。(3)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应当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p><p>2、2023年2月8日,国家医保局消息,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p><p>答 案:对</p><p>解 析:2023年2月8日,国家医保局消息,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其中,中药三药三方和阿兹夫定片已正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等药品临时性(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故本题说法正确。</p><p>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p><p>答 案:错</p><p>解 析:(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①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②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③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④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它们彼此斗争着。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领导的地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后胜利。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形态。</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
</p><ul><li>A:共和国勋章励耕者</li><li>B:时代楷模称号</li><li>C:改革先锋称号</li><li>D:中国改革友谊奖章</li></ul><p>答 案:C</p><p>2、从本质上看,唯物辩证法是()
</p><ul><li>A:绝对的和永恒的</li><li>B:批判的和革命的</li><li>C:神圣的和最终的</li><li>D:诡辩的和保守的</li></ul><p>答 案:B</p><p>解 析: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p><p>3、2018年5月2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的中继卫星是()。
</p><ul><li>A:“嫦娥”号</li><li>B:“玉兔”号</li><li>C:“长征”号</li><li>D:“鹊桥”号</li></ul><p>答 案:D</p><p>解 析:2018年4月24日,嫦娥四号中继星被命名为“鹊桥”。5月21日5点28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3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的通知》正式印发,下列各项属于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的有:
</p><ul><li>A:天津市滨海新区</li><li>B:上海市浦东新区</li><li>C:安徽省合肥市</li><li>D:四川省成都市</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的通知》正式印发,确定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合肥市、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深圳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故本题答案为ABCD。</p><p>2、2022年,我国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和------两个关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p><ul><li>A:就业</li><li>B:人才</li><li>C:产业</li><li>D:科技</li></ul><p>答 案:AC</p><p>解 析:2023年1月19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数据,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2元,同比增长14.3%,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2022年,我国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故本题答案为AC。</p><p>3、2023年3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等首批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p><ul><li>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li><li>B: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i><li>C: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i><li>D: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i></ul><p>答 案:ABD</p><p>解 析:2023年3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首批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首批3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这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谁所有由谁管,标志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改革任务实现了落实落地,将为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产权支撑。故本题答案为AB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简述为什么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p><p>答 案:(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而旧事物在一段时间里则比较强大,又很合乎常规。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须经历艰难曲折的斗争,在社会领域,更需要人的自觉的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