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公司信贷》每日一练试题06月19日

聚题库
06/1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贷款人可以根据项目融资在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和水平,采用不同的贷款利率。  </p><p>答 案:对</p><p>解 析:贷款人可以根据项目融资在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和水平,采用不同的贷款利率。</p><p>2、信贷人员在对客户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评价时,要重点关注资产负债比率指标。()  </p><p>答 案:错</p><p>解 析:信贷人员在对客户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评价时,要重点关注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指标和主营业务指标。</p><p>3、商业银行对企业非预期支出导致的借款需求。应结合企业的未来现金积累能力和负债能力决定贷款的期限。  </p><p>答 案:对</p><p>解 析:非预期性支出导致的借款需求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银行要分析公司为什么会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来满足这部分支出。银行在受理该类贷款时,应当根据公司未来的现金积累能力和偿债能力决定贷款的期限。</p><p>4、系统性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  </p><p>答 案:对</p><p>解 析:系统性风险也称宏观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而对所有投资品的收益都会产生作用的风险,具体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政策风险等。</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关于还款可能性分析中,说法不正确的是()。</p><ul><li>A:银行设立抵押或保证的目的在于,当借款人不能履行还贷义务时,银行可以取得并变卖借款人的资产或取得保证人的承诺</li><li>B:在贷款分类中,需要对借款人的各种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li><li>C:担保也需要具有法律效力,并且是建立在担保人的财务实力以及愿意为一项贷款提供支持的基础之上</li><li>D:银行设立抵押或保证后,如果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银行不可以追索债权</li></ul><p>答 案:D</p><p>解 析:银行设立抵押或保证后,如果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可以依据抵押权或保证权追索债权。对贷款设定抵押或担保,可以使银行对借款人进行控制。担保是银行防止遭受损失的保障措施,是银行为保证贷款足够安全,在贷出资金周围设立的众多安全防护措施。因此D为正确选项。</p><p>2、信贷授权不包括()。</p><ul><li>A:直接授权</li><li>B:转授权</li><li>C:临时授权</li><li>D:无限期授权</li></ul><p>答 案:D</p><p>解 析:信贷授权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接授权,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对总部相关授信业务职能部门或直接管理的经营单位授予全部或部分信贷产品一定期限、一定金额内的授信审批权限。(2)转授权,是指受权的经营单位在总部直接授权的权限内,对本级行各有权审批人、相关授信业务职能部门和所辖分支机构转授一定的授信审批权限。根据贷款新规规定,贷款人应建立健全内部审批授权与转授权机制。审批人员应在授权范围内按规定流程审批贷款,不得越权审批。(3)临时授权,是指被授权者因故不能履行业务审批职责时,临时将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信贷审批权限授予其他符合条件者代为行使,并到期自动收回。</p><p>3、在商业银行贷款中,从贷款提款完毕之日起,至第一个还本付息之日为止的期间为()  </p><ul><li>A:展期</li><li>B:还款期</li><li>C:宽限期</li><li>D:提款期</li></ul><p>答 案:C</p><p>解 析:宽限期是指从贷款提款完毕之日开始,或最后一次提款之日开始,至第一个还本付息之日为止,介于提款期和还款期之间。有时也包括提款期,即从借款合同生效日起至合同规定的第一笔还款日为止的期间。</p><p>4、我国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标准是( )。</p><ul><li>A:借款人的信用水平</li><li>B:借款人的还款能力</li><li>C:贷款偿还的可能性</li><li>D:担保人的担保情况</li></ul><p>答 案:C</p><p>解 析:我国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有一条核心的内容,即贷款偿还的可能性,主要受借款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影响,其中还款能力占主导地位。</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贷款授信额度包括()。</p><ul><li>A:信用证开证额度</li><li>B:提款额度</li><li>C:各类保函额度</li><li>D:现金额度</li><li>E:承兑汇票额度</li></ul><p>答 案:ABCDE</p><p>2、银行信贷人员依法收贷工作内容包括()。</p><ul><li>A:逾期贷款,应在逾期半年后发送催收通知书</li><li>B:依法申请支付令</li><li>C:及时申请财产保全</li><li>D: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li><li>E: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可申请强制执行</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如果银行贷款到期不能正常收回或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发生纠纷,就应该依靠法律手段来强制收回。当然,依法收贷也要按法律程序规范、有序地进行,达到依法收贷的目的,提高依法收贷的效果和作用。 (1)为了便于管理,银行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一律以分(支)行的名义进行,分理处及其以下的营业机构不能作为独立的诉讼主体。 (2)依法收贷的对象,是不良贷款。 (3)按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贷款到期之日计算。诉讼时效可因银行向借款人发出催收贷款通知函(须经对方签字),或借款人书面提出还款计划、双方重新签订协议等而中断。从中断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超过诉讼时效,贷款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4)对逾期贷款,银行有关部门应每季开出催收贷款通知函,并同时发送担保单位签收。 (5)及时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前申请,也可以在起诉后判 决前申请,起诉前申请财产保全被人民法院采纳后,应该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15天内正式起诉。 (6)做好开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按时出庭,根据事实和法律陈述理由。 (7)依法申请支付令,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偿付贷款本息的,可以不通过诉讼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①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②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8)充分运用执行手段,对于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裁决书,当事人不履行的,银行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执行时效从法律文书规定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最后一天起计算。 (9)法律结论得出后,必须将法律文书连同有关的贷款资料复印件送风险管理部门,并对被起诉的借款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