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6月18日

聚题库
06/18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p><ul><li>A:陶渊明</li><li>B:李白</li><li>C:曹操</li><li>D:司马迁</li></ul><p>答 案:C</p><p>解 析:“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这里以此比喻贤士人才多多益善,就像山不满足它的高,水不会满足它的深,深切表明自己求贤若渴的愿望。</p><p>2、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许行》一文中的许行属于()</p><ul><li>A:儒家</li><li>B:农家</li><li>C:道家</li><li>D:墨家</li></ul><p>答 案:B</p><p>解 析:许行是先秦时期农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中的《许行》篇是研究农家学派的重要资料。</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文艺创作现象?</p><p>答 案:通过描写作画时应有的心理状态,反映出“灵感”的爆发稍纵即逝,应一气呵成完成创作的文艺创作规律。</p><p>2、九斤老太的“康健”有何象征意义?</p><p>答 案:九斤老太的康健象征着封建、保守、复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p><p>答 案:女神</p><p>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分析理解下面的漫画及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4/22662604141ea9b.png" /> 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除了大熊猫,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频繁“现身”。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鹞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有网友说“下班后遛熊猫指日可待”,有网友说“要养一只奶凶奶凶的小老虎”……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p><p>答 案:作文评分标准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4/226626043313545.png" /></p><p>2、根据要求作文。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本次写作除诗歌外,不限文体,可以以一篇记叙文讲述一个关于“付出与收获”故事,也可以就“付出与回报”间的关系展开议论,也可就该主题写一篇小说。注意文体分明,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经典事例】<br />1.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等经典故事。<br />2.化学家凯库勒日思夜想,最终梦中发现苯环结构。<br />3.袁隆平发现杂交水稻的艰辛付出。<br />【名人名言】<br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br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r />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br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br />5.赠人玫瑰,手有余香。</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请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p><p>答 案:形成鲜明对比、加强反讽效果,塑造人物形象。</p><p>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p><p>答 案:儿子的死对农妇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情感无所寄托。贫苦的生活又让她不能浪费宝贵的食物,只能怀着巨大的悲痛继续活下去。画线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农妇的丧子之痛,突出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与悲惨,及其在绝境中仍将生活继续下去的韧性。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