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个人理财
>精选习题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6月15日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6月15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银行应建立清晰的信贷准入和退出的政策,明确对客户开办某项信贷业务或产品的最低要求,收回对超出其风险容忍度的贷款。()</p><p>答 案:对</p><p>解 析:信贷准入是指银行通过制定信贷政策,明确银行意愿对客户开办某项信贷业务或产品的最低要求。信贷退出是指银行在对存量信贷资产进行风险收益评估的基础上,收回对超出其风险容忍度的贷款,以达到降低风险总量、优化信贷结构的目的。</p><p>2、合同承诺生效的时间总是等于合同生效的时间。 ( )</p><p>答 案:错</p><p>解 析: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p><p>3、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法经营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银监会有权予以撤销。( )</p><p>答 案:对</p><p>4、电汇业务是一种交款迅速、安全可靠、费用低的汇款形式,多用于急需用款和大额汇款。( )</p><p>答 案:错</p><p>解 析:电汇业务是指汇出行应汇款人的要求,采用加押电传或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网络) 形式,指示汇入行付款给指定的收款人。特点是交款迅速、安全可靠、费用高,多用于急需用款和大额汇款。</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不属于银行工作人员违反内幕交易的行为是()。</p><ul><li>A:银行工作人员无意透漏给家人某机构投资者近期面临的重大诉讼信息</li><li>B:银行工作人员匿名开设账户进行股票投资</li><li>C:工作休息期间,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和同事谈论工作话题</li><li>D:银行工作人员不得随便将涉及内幕信息的资料委托其他部门同事进行保管</li></ul><p>答 案:D</p><p>解 析:作为一名银行业从业人员,应该熟知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职业操守对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的禁止规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恪守有关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的禁止性规定:(1)不在不当时间和地点谈论工作话题;(2)不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不应该知道该项信息的内部人员提及内幕信息;(3)不违反有关规定,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告知自己的亲友;(4)按照内部秘密信息保管规定妥善保管涉及内幕信息的文件和电子文档;(5)不得采取匿名、假名或委托他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变易,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p><p>2、下列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犯罪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p><ul><li>A:犯罪主体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li><li>B: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或过失</li><li>C:犯罪客体是国家对贷款的营理制室</li><li>D: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数的行为</li></ul><p>答 案:B</p><p>解 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中还要求明知是关系人而违法向其发放贷款。</p><p>3、单位保证金存款按照保证金担保的对象不同,有不同的分类,下列不属于保证金存款的是( )。</p><ul><li>A:商业承兑汇票保证金</li><li>B:信用证保证金</li><li>C:黄金交易保证金</li><li>D:远期结售汇保证金</li></ul><p>答 案:A</p><p>解 析:单位保证金存款按照保证金担保的对象不同,可分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黄金交易保证金、远期结售汇保证金。</p><p>4、下列表述不属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是()。</p><ul><li>A:银行借贷人员与贷款企业勾结骗取银行借贷</li><li>B:商业银行资金交易员超越权限范围进行交易</li><li>C: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未达到预期收益,从而对银行声誉产生影响</li><li>D:由于清算人员过失造成客户证券清算资金未能及时入账</li></ul><p>答 案:C</p><p>解 析: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以分为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银行业从业人员配合监管部门的非现场监管,应当按要求的()报送需要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p><ul><li>A:报送方式</li><li>B:报送内容</li><li>C:报送频率</li><li>D:保密级别</li><li>E:报送途经</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按监管部门要求的报送方式、报送内容、报送频率和保密级别报送非现场监管需要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证所提供数据、信息完整、真实、准确。</p><p>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涉嫌构成“贷款诈骗罪”的情形有()</p><ul><li>A: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li><li>B: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li><li>C: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li><li>D: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li><li>E: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li></ul><p>答 案:ABCD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