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6月14日

聚题库
06/1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负反馈的作用往往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p><p>答 案:错</p><p>解 析: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p><p>2、我国的湿地类型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种。</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杨树→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蝉属于()。  </p><ul><li>A: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li><li>B: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li><li>C:第一营养级,次级消费者</li><li>D: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li></ul><p>答 案:B</p><p>解 析: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植物是第一营养级;直接吃生产者的草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吃初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是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p><p>2、假设某鱼塘中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稳定在 K,r为该种群的瞬时增长率。若要在该鱼塘中持续收获最大产量的这种鱼,按照逻辑斯谛模型,每次捕捞后应使其种群数量维持在( )  </p><ul><li>A:K/2</li><li>B:rK/2</li><li>C:K/20</li><li>D:rK/20</li></ul><p>答 案:A</p><p>解 析:根据逻辑斯谛模型,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即为持续保持收获最大产量(相应密度最高),每次捕捞后应使其种群数量维持在 K/2。</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名词解释:生态因子。  </p><p>答 案: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p><p>2、生物富集  </p><p>答 案:生物富集: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在某一森林与草原群落交错区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的趋势,这一现象属于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群落交错区的重要特征。  </p><p>答 案:增大</p><p>2、竞争一般可分为干扰竞争和()两种类型。  </p><p>答 案:利用竞争</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通常食物链上营养级的数量有限,请从能量的角度论述其原因。  </p><p>答 案:(1)能量损失。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2)能量传递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增长,越顶级的营养级生物数量越少,种类越少。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每个能级的流动过程中仅吸收10%-20%,因此要养活越高级别的生物,所需的较低级别的生物数量将会非常大,但环境允许的生物数量是有限的。</p><p>2、中国幅员辽阔,植被类型多样。论述中国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p><p>答 案:(1)水热状况对植被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2)纬度地带性。我国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 (3)经度地带性。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和荒漠。</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