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6月07日

聚题库
06/07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p><ul><li>A:《陌上桑》</li><li>B:《氓》</li><li>C:《短歌行》</li><li>D:《杜陵叟》</li></ul><p>答 案:A</p><p>解 析:A项,《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B项,《氓》出自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C项,《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D项,《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p><p>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p><ul><li>A:《左传》</li><li>B:《汉书》</li><li>C:《史记》</li><li>D:《后汉书》</li></ul><p>答 案:C</p><p>解 析:《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A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B项,《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D项,《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一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写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p><p>答 案:文段第一段主要采用议论手法,写出了不同国别,不同人种阶级的人对秋的感触。文段中间部分总结了秋味的特点,“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p><p>2、此诗的颔联历来广为传诵,请分析其中“无边”“不尽”两词的妙处。</p><p>答 案:“无边”“不尽”两词给人以辽阔之感,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最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报国无门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p><p>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分析理解下面的漫画及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4/22662604141ea9b.png" /> 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除了大熊猫,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频繁“现身”。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鹞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有网友说“下班后遛熊猫指日可待”,有网友说“要养一只奶凶奶凶的小老虎”……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p><p>答 案:作文评分标准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4/226626043313545.png" /></p><p>2、题目:荣辱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荣指光荣,辱指耻辱。“荣辱”是一个辩证的话题,写作时可以论证何为荣,何为辱,也可以谈对荣誉应持的正确态度,和荣辱对个人的影响。注意兼顾话题两个方面。【经典事例】<br />1.杰出物理学家法拉第一生曾获过94个荣誉头衔和奖励,但他从不为这些荣誉沾沾自喜。有人问他为什么把奖章藏起来秘不示人,他说:“我不能说这些荣誉不珍贵,不过我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荣誉工作的。”<br />2.德国的波恩大学为了表彰巴斯德的杰出研究成果,给他寄来名誉博士证书。可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侵占了法国的大片领土,巴斯德非常愤怒,他立即将名誉学位证书返还给波恩大学,以表示对德国侵略者的抗议。<br />【名人名言】<br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br />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br />3.避开耻辱,但别去追求荣耀,没有什么东西的代价比荣耀的代价更大。——西德尼·史密斯<br />4.荣誉不能寻找,任何追求荣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歌德<br />5.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莎士比亚</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按段落序号用“||”标出。</p><p>答 案:①||②③</p><p>2、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p><p>答 案:①举例论证②对比论证</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