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6月0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城市道路交通实行管理,预防和查处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与畅通。</p><p>答 案:错</p><p>解 析:交通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城乡道路”,而不仅仅是“城市道路”。</p><p>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 )</p><p>答 案:错</p><p>解 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而维护国家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p><p>3、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司法行为。</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p><p>4、人民检察院只能对公安机关行使职权的活动的合法与否进行监督,但对于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不能监督,这只能由督察或同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上级公安机关进行监督。( )</p><p>答 案:错</p><p>解 析:人民检察院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通过受理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的控告、举报,追究违法、违纪的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p><p>5、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拘留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故本题判断正确。</p><p>6、辅警执勤时,可以配备或使用武器()</p><ul><li>A:V</li><li>B:X</li></ul><p>答 案:错</p><p>7、公安机关能够对部分刑罚进行执行。</p><p>答 案:对</p><p>8、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p><p>答 案:对</p><p>解 析: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通过管理堵塞漏洞、发现违法犯罪,可以提高公民的治安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p><ul><li>A:有专门的警察机关</li><li>B:有专职的警察队伍</li><li>C: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li><li>D:没有类似警察的职能机构</li></ul><p>答 案:C</p><p>解 析: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既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p><p>2、新录用的人民警察试用期为()。</p><ul><li>A:3个月</li><li>B:6个月</li><li>C:1年</li><li>D:2年</li></ul><p>答 案:C</p><p>解 析:对新录用的人民警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1年。</p><p>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高效务实、( )、着眼基层。</p><ul><li>A:加强监督</li><li>B:实事求是</li><li>C:与时俱进</li><li>D:严格要求</li></ul><p>答 案:A</p><p>解 析: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p><p>4、公安工作的()决定了公安工作具有打击与保护相结合的特点。</p><ul><li>A:方式</li><li>B:对象</li><li>C:内容</li><li>D:目的</li></ul><p>答 案:B</p><p>解 析:公安工作具有打击和保护的双重特点,这是由公安工作的对象所决定的。</p><p>5、下列关于警察和军队的职能叙述正确的有()。</p><ul><li>A:警察的职能是对外,军队的职能是对内</li><li>B:警察的职能是对内,军队的职能是对外</li><li>C:两者的职能是一致的,没有内外之别</li><li>D:两者的职能不同,警察的职能主要是对内,军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li></ul><p>答 案:D</p><p>解 析:公安机关尽管具有武装性质,但它与军队是有区别的:一是分工不同。警察的职能主要是对内,军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二是完成任务的手段不同。警察是通过打击、防范、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手段来完成任务,军队主要是通过军事手段来完成任务。</p><p>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p><ul><li>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li><li>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li><li>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li><li>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li></ul><p>答 案:B</p><p>7、()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p><ul><li>A:人民群众</li><li>B:各级党委</li><li>C:各级政府</li><li>D:人民警察</li></ul><p>答 案:A</p><p>解 析: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p><p>8、()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p><ul><li>A:谨慎</li><li>B:严肃</li><li>C:宽大</li><li>D:认真</li></ul><p>答 案:A</p><p>解 析:谨慎,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实行严格审批制度、监督制度,坚持有错必纠。体现了党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法制部门在执法监督中,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合法、不适当的执法活动,应分别作出如下处理()。</p><ul><li>A:对拒不执行上级公安机关决定和命令的有关人员,可以停止执行职务</li><li>B:对拒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法定职责</li><li>C:对错误的处理或者决定予以撤销或者变更</li><li>D: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造成他人损害,应给予国家赔偿</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ABCD项均为法制执法监督的内容。</p><p>2、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p><ul><li>A:公共场所私设电网致人死亡</li><li>B: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li><li>C: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li><li>D:制造输入坏血、病毒血致使多名患者染上恶性传染病</li></ul><p>答 案:ABCD</p><p>3、下列罪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p><ul><li>A: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li><li>B:非法携带武器参加游行、示威罪</li><li>C:爆炸罪</li><li>D:危险物品肇事罪</li><li>E:资敌罪</li></ul><p>答 案:CD</p><p>解 析:A、B两项不选。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和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扰乱公共秩序罪。C、D两项当选。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爆炸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E项不选。资敌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故本题选CD。</p><p>4、公安机关有权做出的治安行政处罚是()。</p><ul><li>A: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li><li>B:责令停产停业</li><li>C:行政处分</li><li>D: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C项行政处分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对内的制裁行为,而不针对社会群体。</p><p>5、老李在参加培训前也曾做了大量的社区安全防范宣传工作(内容如下),老李所宣传的具体内容恰当的有()。</p><ul><li>A:重点防范是指对发生治安侵害后危害大、影响大的重点部位,要严密防范措施</li><li>B:专业防范的社会有关机构通过专门手段进行的防范</li><li>C:防范的内容有:防盗窃、防诈骗、防毒品、防火灾、防治安灾害事故等</li><li>D:根据防范所凭借的力量与媒介不同,可分为人防、物防、技防、意识防范</li></ul><p>答 案:BC</p><p>解 析:A项重点防范的定义偏颇片面,重点防范不仅仅包括治安侵害发生后的情况,还包括在治安侵害还没有发生时就要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而重点防范;D项防范的分类有误,“意识防范”属于“人防”的范畴,不应当并列。B项、C项正确,应当入选。</p><p>6、下列哪些属于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p><ul><li>A:人民警察义务主体的特定性</li><li>B:人民警察义务的差异性</li><li>C:人民警察义务的平等性</li><li>D: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li></ul><p>答 案:ACD</p><p>解 析:人民警察的义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主体特定性;二是平等性;三是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p><p>7、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p><ul><li>A:促进经济发展</li><li>B:增加就业</li><li>C:穏定物价</li><li>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li></ul><p>答 案:ABCD</p><p>8、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有()。</p><ul><li>A: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li><li>B: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li><li>C: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li><li>D: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li></ul><p>答 案:BC</p><p>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监督。A项、D项属于国家有权机关的直接监督,具有法律效力。</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哪个部门批准?</p><p>答 案: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p><p>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什么机构监制?</p><p>答 案:公安部。</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应该怎么处理?</p><p>答 案: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p><p>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在使用了公民个人的交通或通信工具后,应当怎么处理?</p><p>答 案:应予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p><p>5、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p><p>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p><p>6、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哪些情形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p><p>答 案:一、被害人控告或者证人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