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6月01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假如你去应聘,你的理想职位是企划工作,你中意的那家公司决定跟你签约。然而出现在招聘现场的另外一家公司认为,你更适合做销售,希望和你签约,而且收入会更高。这时,你会()</p><ul><li>A:与做企划的公司签约</li><li>B:暂时先不签,考虑一两天再做决定</li><li>C:与做销售的公司签约</li><li>D:找企划公司谈谈,希望提高待遇</li></ul><p>答 案:A</p><p>2、若用P代表项目难度,难度越低P值越( )。</p><ul><li>A:大</li><li>B:小</li><li>C:低</li><li>D:接近1</li></ul><p>答 案:A</p><p>解 析:以通过率表示难度时,通过人数越多(即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p><p>3、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p><ul><li>A:一切服从求助者的意愿</li><li>B:根据求助者的意见实施咨询</li><li>C:让求助者坐在咨询室的中心位置</li><li>D: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li></ul><p>答 案:D</p><p>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以下属于<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工作对象的是()。</p><ul><li>A:患精神分裂症的来访者</li><li>B:确诊强迫神经症的来访者</li><li>C:抑郁发作的来访者</li><li>D:适应障碍的来访者</li></ul><p>答 案:D</p><p>5、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p><ul><li>A:近因效应</li><li>B:首因效应</li><li>C:光环效应</li><li>D:刻板效应</li></ul><p>答 案:B</p><p>解 析: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而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信息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来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即所谓的“爱屋及鸟”。刻板印象是指人们通过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p><p>6、以下各项中属于保密内容的是()。</p><ul><li>A:求助者的心理测验结果</li><li>B:咨患双方在咨询中建立恋爱关系</li><li>C:求助者有虐待儿童行为</li><li>D: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病</li></ul><p>答 案:A</p><p>7、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叫( )</p><ul><li>A:情感</li><li>B:依恋</li><li>C:亲子关系</li><li>D:母子关系</li></ul><p>答 案:B</p><p>解 析: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 /婴儿期 依恋定义: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p><p>8、你无意间看到了一位同事的B超单,上边显示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可是你的同事苦苦哀求你不要告诉别人,因为他需要这份工作,你会()</p><ul><li>A:劝他辞掉工作,回去做治疗,并帮他保密</li><li>B:向领导说明,让领导处理</li><li>C:心里很希望他离开,可是又怕他伤心难过,就强忍着不说</li><li>D:和其他同事讨论这个问题,要不要告诉领导</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4、阳性强化法的操作步骤包括()</p><ul><li>A:明确治疗的靶目标</li><li>B:监控靶行为</li><li>C:设计新的行为结果</li><li>D:实施强化</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阳性强化法的操作步骤可以分为四步: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靶目标越具体越好,如果目标过大,将难以操作,设定的目标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2)监控靶行为,评定靶行为的基础水平,详细观察和记录该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和后果。特别要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设计新的结果取代以往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4)实施强化,继续记录靶行为,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p><p>5、所谓引发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其内涵包括( )。</p><ul><li>A: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li><li>B: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其自身性质</li><li>C:该因素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li><li>D: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所谓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其内涵有二:其一,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其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p><p>6、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重要性包括()。</p><ul><li>A:提供规范</li><li>B:提供指导</li><li>C:提供保护</li><li>D:提供信任</li></ul><p>答 案:ABCD</p><p>7、受检者16PF实验性高分,人格特征是()。</p><ul><li>A:自由</li><li>B:尊重道德观念</li><li>C:激进</li><li>D:不拘泥于现实</li></ul><p>答 案:ACD</p><p>解 析: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