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5月31日

聚题库
05/31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句子中,“于”字引进比较对象,可译作“比”或“胜过”的是()。</p><ul><li>A:祸莫大于杀已降</li><li>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li><li>C: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li><li>D:为人廉,谨于文法。</li></ul><p>答 案:A</p><p>解 析:A项,“祸莫大于杀已降”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意思是没有比杀死已经投降的俘虏更大的错误了。此处“于”译为“比,胜过”,引进比较对象。B项,“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丢弃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此处“于”是“放在”的意思。C项,“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是说,我却认为(我所做的事情是)接受皇上的命令。此处“于”可译为“从”。D项,“为人廉,谨于文法”是说李广为人清廉,认真执行朝廷的法令条文。此处“于”可译为“对于”。</p><p>2、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p><ul><li>A:《鼓书艺人》</li><li>B:《骆驼祥子》</li><li>C:《茶馆》</li><li>D:《断魂枪》</li></ul><p>答 案:B</p><p>解 析:老舍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重要的长篇小说有《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骆驼祥子》(1936)和《四世同堂》(1944—1948)是其长篇代表作。《鼓书艺人》是其一部长篇小说,《茶馆》是其戏剧代表作,《断魂枪》是其重要的短篇小说。</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p><p>答 案:(1)排比:“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句式相同,能把文章的气势积蓄起来,从而加强论辩的力量;(2)比喻:“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br />(3)反诘:“不似豪末之在马体乎?”,用疑问形式表达肯定判断,增强气势。</p><p>2、往日香市与今日香市的主角各是什么?香市主要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p><p>答 案:“香市”的兴盛本是农民祈神赐福、“借佛游春”的需要,所以昔日“香市”的主要游客是农民。而今日,“香市”的主角变成了镇上的小商人。这种变化说明农村经济的凋敝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与发展。</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p><p>答 案:女神</p><p>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p><p>答 案:非常羡慕</p><p>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br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与人祸,是对人类智慧与生存能力的严峻挑战。与其坐以待毙,事后问责,不如未雨绸缪,事先预防。<br />请以“防患于未然”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是在事故或灾祸在其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求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居安思危,在顺境中发现危机,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本题为命题作文,题目即中心论点,在行文时一定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写作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做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经典事例】<br />1.狡兔三窟。<br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r />3.(反例)“曲突徙薪”的故事,亡羊补牢的故事。<br />4.作为地震多发国的日本,由于有较好的预警措施和防震设施,因地震造成的伤亡相对较少。<br />【名人名言】<br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br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br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br />4.智者用经验防止事故,愚者用事故总结经验。——佚名<br />5.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谚语</p><p>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专家向一群酒鬼宣传酒的危害。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两个瓶子里分别注入酒精和蒸馏水,然后放入两只相同的虫子。几分钟后,酒精瓶中的虫子不再挣扎,而蒸馏水瓶子中的虫子依然活蹦乱跳。专家问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酒鬼抢答:“人只要喝酒,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br />在生活中人经常会陷入误区。有时是因为愚昧,有时是因为执迷,有时则有可能是因为热爱……我们应怎样对待这样的问题呢?<br />请以“误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话题“误区”。可从“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误区”以及“误区产生的原因”入手,重点论述怎样认识误区,进而走出误区。注意文章立意正确,观点明确。可引用名人事例或者名言、俗语等作为论据,注意有理有据,语言流畅。【经典事例】<br />1.执念也会使人陷入误区。现今各种媒体报道大学生被传销组织“洗脑”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传销新人”到被官方解救时大多仍执迷不悟,死活不愿回家。他们多已接受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有人说,缺乏社会经验或许是这些年轻人受骗上当的主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些人心中有所贪念,故而执着的以为“空手套白狼”也会发大财,富可敌国的美好前程“指日可待”,可惜不仅自己做了传销组织身陷囹圄的“奴工”而不自知,还连累了身旁一大片的亲人和朋友。<br />2.“名人效应”的误区。<br />【名人名言】<br />1.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西塞罗<br />2.谈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p><p>答 案:表达了革命者摧毁反动统治的昂扬斗志,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表现了作者对革命高度的热情、无限的希望、热烈的赞美。  </p><p>2、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丧子农家寡妇的形象?  </p><p>答 案:通过对农妇神态、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了其形象。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