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5月3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p><p>答 案:错</p><p>解 析:从题干“履行职务”“实际本领”,不难推断讲的是业务素质。</p><p>2、“稳”,就是对打击对象一定要调查准确,不要出偏差,做到事实准、定性准、量刑准,既不重罪轻判,也不轻罪重判,真正做到不枉不纵,不错不漏。()</p><p>答 案:错</p><p>解 析:“稳”,就是要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准”,就是对打击对象一定要调查准确。</p><p>3、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具有调控、控制作用。( )</p><p>答 案:错</p><p>解 析: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对于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予以纠正和赔偿,具有救济作用。事中监督才具有控制作用。</p><p>4、新修订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由原有的8条扩充到了10条,包含了警察这个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p><p>答 案:对</p><p>解 析:《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于2011年9月进行修订,内容由原来的8条扩充到10条,包含了警察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既继承和发扬了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p><p>5、戒严期间,可以在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特别管理措施。( )
</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对戒严地区实行治安控制。戒严期间,可以在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特别管理措施。故本题说法正确。</p><p>6、人民警察实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警衔津贴和其他津贴、补贴以及保险福利待遇。()</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四十条规定,“人民警察实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警衔津贴和其他津贴、补贴以及保险福利待遇"。故本题判断正确。</p><p>7、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阅历确定。</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p><p>8、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p><p>答 案:错</p><p>解 析:从题干“履行职务”“实际本领”,不难推断讲的是业务素质。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不仅指相应的文化程度,而且包括良好的文化修养。</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警察的职能是由()的职能决定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p><ul><li>A:阶级</li><li>B:国家</li><li>C:政府</li><li>D:党</li></ul><p>答 案:B</p><p>解 析: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的职能决定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p><p>2、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p><ul><li>A:公安机关</li><li>B:司法机关</li><li>C:国家权力机关</li><li>D:监察机关</li></ul><p>答 案:A</p><p>解 析:督察监督、法制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p><p>3、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的监督。</p><ul><li>A:合法性</li><li>B:合理性</li><li>C:公正性</li><li>D:公开性</li></ul><p>答 案:A</p><p>解 析: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合法性的监督。</p><p>4、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属于()。</p><ul><li>A:犯罪预备</li><li>B:犯罪表示</li><li>C:犯罪未遂</li><li>D:犯罪中止</li></ul><p>答 案:D</p><p>解 析:《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p><p>5、下列关于刑事案件管辖说法错误的是()。</p><ul><li>A: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li><li>B: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适宜的,可由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li><li>C:几个公安机关都有管辖权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li><li>D:如果管辖权不明或有争议时,由检察院指定的公安机关管辖</li></ul><p>答 案:D</p><p>解 析:刑事案件的管辖,由公安机关负责,管辖区不明或有争议时,也是由上级公安机关来指定,与检察院无关,D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对管辖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关公安机关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p><p>6、刑法是()的法律。</p><ul><li>A:某个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li><li>B:规定阶级压迫的工具</li><li>C:国家法律中最重要</li><li>D: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li></ul><p>答 案:D</p><p>7、下列选项中不可能为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的是:</p><ul><li>A:公安局</li><li>B:检察院</li><li>C:水务局</li><li>D:看守所</li></ul><p>答 案:C</p><p>解 析:刑事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等行使刑事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当事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而给予的赔偿。C项中的水务局属于行政机关,不可能成为刑事赔偿义务机关。故本题选C。</p><p>8、在“公众接待日”活动中,有一位长期上访的居民,在接待室外大吵大闹,说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引得多位过往群众驻足围观,领导正在忙着接访,要求你去处理,你准备首先采取的是()。</p><ul><li>A:立即制止吵闹,向他指出这是违法行为</li><li>B:尽快疏散群众,保持正常的接访秩序</li><li>C:热情接待,表示理解,着重了解他有哪些诉求</li><li>D:热情接待,明确表态,一定会尽快妥善处理</li></ul><p>答 案:C</p><p>解 析:A项对于长期上访户,采用“立即制止”恐怕只会激化矛盾。B项“尽快疏散群众”没有可操作性,不能因为来了上访户就“疏散群众”,而且这种行为会让群众产生抵触情绪。C项、D项都有道理,但是D项“一定会尽快妥善处理”属于表态性质的话,“你”不是领导,不能代替领导表态,最多只能说听取诉求,随后及时向领导汇报。</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 刑事强制权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强制的权力。下列属于刑事强制权的有( )。</p><ul><li>A: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li><li>B: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li><li>C: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li><li>D: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决定逮捕</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刑事强制权包括有权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此处的“逮捕”是指提请逮捕和执行速捕,而是否批准逮捕的权力在检察机关。</p><p>2、如果领导让你制定公众接待相应的工作规范,你认为重点要注意哪些内容?()</p><ul><li>A:符合上级的政策要求</li><li>B: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li><li>C:建立接访登记制度</li><li>D:建立责任倒查机制</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要制定公众接待工作规范,就是为了规范接待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政府工作人员要时刻牢记依法治国的战略,用法治的思维来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首先,制度规范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上级政策规定,A项符合。其次,规范要结合本辖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脱离了实际的规范,只能沦为一纸空文,B项符合。最后,接访要登记造册,要留底备查,要分级管理,这不仅是为了体现工作量,也方便日后管理研判,C项符合。作为规范,是要让工作人员遵守执行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遵守,就要有相应的追究机制,以确保规范的权威性,便于接受群众监督,D项也符合。</p><p>3、辅警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p><ul><li>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li><li>B: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li><li>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li><li>D:辅警人员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li></ul><p>答 案:ABCD</p><p>4、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主要体现为()。</p><ul><li>A:执法活动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li><li>B:社会主义法律意识</li><li>C:执法活动所应具备的技能</li><li>D:通过司法考试</li></ul><p>答 案:ABC</p><p>解 析:法律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包括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执法活动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所应具备的技能。D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明显是更高的要求,目前是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和公证员的必备从业资格;公安改革的方向是要求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法制预审审核等岗位人员通过司法考试,但是要求全体民警通过司法考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p><p>5、对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尚未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使用0</p><ul><li>A:制服性警械</li><li>B:驱逐性警械</li><li>C:武器</li><li>D:警械或者武器</li></ul><p>答 案:AB</p><p>6、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有()。</p><ul><li>A: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li><li>B: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li><li>C: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li><li>D: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li></ul><p>答 案:BC</p><p>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监督。AD选项属于国家有权机关的直接监督,具有法律效力。</p><p>7、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水平。 </p><ul><li>A:科学执政</li><li>B:民主执政</li><li>C:依法执政</li><li>D:创新执政</li></ul><p>答 案:ABC</p><p>解 析: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故本题答案选ABC</p><p>8、下列情形中,属于事中监督的有()。</p><ul><li>A: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方案的审核</li><li>B: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li><li>C:督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li><li>D:行政诉讼</li></ul><p>答 案:BC</p><p>解 析: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监督,如督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等。</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什么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p><p>答 案:履行职责。</p><p>2、对被判处拘役、管制的罪犯,由什么机关执行刑罚。</p><p>答 案:公安机关。</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p><p>答 案: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p><p>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什么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p><p>答 案: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p><p>5、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p><p>答 案: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二、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三、保护公共财产。四、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p><p>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有哪些?</p><p>答 案:一、不得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二、按规定着装。三、警容严整,举止端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