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5月3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警察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或者决定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销或者变更。()</p><p>答 案:对</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43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或者决定有错误的,应备予以撤销或者变更。”</p><p>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 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p><p>答 案:对</p><p>3、猥亵精神病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p><p>答 案:对</p><p>4、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中央财政予以保障。()</p><p>答 案:错</p><p>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39条规定:“……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据此,本题说法错误。</p><p>5、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p><p>答 案:对</p><p>6、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p><p>答 案:对</p><p>7、德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p><p>答 案:错</p><p>解 析:德治应该换为法治。</p><p>8、检査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p><ul><li>A:盗窃</li><li>B:制造毒品</li><li>C:投放危险物质</li><li>D:破坏交通工具</li></ul><p>答 案:C</p><p>2、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p><ul><li>A:私有制的出现</li><li>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li><li>C:剥削阶级的需要</li><li>D:阶级斗争不可调和</li></ul><p>答 案:B</p><p>解 析:原始社会发展到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并最终导致了阶级的分化,私有制、国家和法的产生。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结果。</p><p>3、()是指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p><ul><li>A:法的强制性</li><li>B:法的普遍性</li><li>C:法的程序性</li><li>D:法的规范性</li></ul><p>答 案:D</p><p>解 析: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①人们可以怎样行为(可为模式);②人们不得怎样行为(勿为模式);③人们应当或者必须怎样行为(应为模式)</p><p>4、犯罪嫌疑人甲盗窃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了自己伙同乙共同犯盗窃罪的事实,那么甲的行为构成()。</p><ul><li>A:一般自首</li><li>B:特别自首</li><li>C:坦白</li><li>D:立功</li></ul><p>答 案:C</p><p>5、在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过程中,对拒不提供证据的知情人或者其他证人,()。</p><ul><li>A:采取强制措施</li><li>B:进行训诫</li><li>C:给予治安管理处罚</li><li>D:积极说服、教育,使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li></ul><p>答 案:D</p><p>6、刑事责任能力,是指()。</p><ul><li>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li><li>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li><li>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li><li>D:意识和意志能力</li></ul><p>答 案:C</p><p>7、甲深夜潜人上夜班的张某家行窃,正要往外搬电脑,听到有人开门的声音,以为是主人回来了,就悄悄地从窗户上逃离。甲的行为属于()</p><ul><li>A:犯罪预备</li><li>B:犯罪未遂</li><li>C:犯罪中止</li><li>D:犯罪既遂</li></ul><p>答 案:B</p><p>解 析:入户盗窃行为以行为人在户内将财物置于自身控制之下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如果行为人已经入户但尚未窃取到财物,是犯罪未遂;如果行为人已经入户并将财物置于自身控制之下,是犯罪既遂。本题电脑尚未在行为人控制下,成立未遂.</p><p>8、 甲为了获得乙的高级手机,便将乙约到酒店,用白酒将其灌得不省人事,乘机拿走乙的手机。甲的行为构成( )。</p><ul><li>A:故意伤害罪</li><li>B:绑架罪</li><li>C:盗窃罪</li><li>D:抢劫罪</li></ul><p>答 案:D</p><p>解 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其中,其他方法的本质是使对方不知反抗、不能反抗,昏醉抢劫就是其中一种,用药物、酒精麻醉被害人,然后窃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特别注意,如果是被害人自己陷入昏醉状态,行为人单纯利用被害人这种状态取得财物的,仅成立盗窃罪,要注意区分被害人陷入无法反抗而放弃财物的程度是行为人导致的还是被害人自行为之的行为。故选'抢劫罪',不选'盗窃罪'。故意伤害罪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绑架罪指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要件上必须存在向第三人提出不法要求,故'故意伤害罪'、'绑架罪'不当选。</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p><ul><li>A:拒绝无合法手续的人民警察进入住所的</li><li>B:对执行追捕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li><li>C:拒绝执行搜查任务的人民警察进入犯罪嫌疑人藏身场所</li><li>D: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li></ul><p>答 案:BCD</p><p>2、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承担司法赔偿责任后,应当向有下面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全部费用( )。</p><ul><li>A: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暴力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li><li>B: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li><li>C: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li><li>D:刑讯逼供的</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第31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应当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一)有本法第十七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的;(二)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有前款规定情形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上述规定,国家赔偿的范围相对追偿的范围要广。国家赔偿后进行追偿,实质上仅限于主观恶性较大的工作人员,如刑讯逼供,殴打、虐待,使用武器、警械,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p><p>3、社区警务的工作形式主要有()。</p><ul><li>A:设立社区警务站</li><li>B:进行社区警务巡逻</li><li>C:开展群众性守望和邻里互助活动</li><li>D:建立社区调解和社区矫正机制</li></ul><p>答 案:ABCD</p><p>4、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p><ul><li>A:犯罪后在逃的</li><li>B:在场目击群众指认他犯罪的</li><li>C:经查证后,发现嫌疑人自报的是假姓名和住址的</li><li>D:有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li></ul><p>答 案:ABD</p><p>5、我国《宪法》规定,()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p><ul><li>A:国家行政机关</li><li>B:监察机关</li><li>C:审判机关</li><li>D:检察机关</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3条第3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p><p>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p><ul><li>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li><li>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li><li>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li><li>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p><p>7、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p><ul><li>A:政治领导</li><li>B:思想领导</li><li>C:行为领导</li><li>D:组织领导</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最根本的保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p><p>8、公安机关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p><ul><li>A: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li><li>B:对単位处以10000元以上罚款</li><li>C:行政拘留</li><li>D:对违反边防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li></ul><p>答 案:AB</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p><p>答 案:24小时</p><p>2、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p><p>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p><p>3、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p><p>答 案:1年</p><p>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p><p>答 案:商业秘密</p><p>5、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p><p>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p><p>6、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什么?</p><p>答 案:(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br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br />(3)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br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