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5月28日

聚题库
05/2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任何排放源的活动数据都必然存在其不确定性。</p><p>答 案:对</p><p>2、燃料燃烧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都属于直接排放。</p><p>答 案:对</p><p>3、碳价格不会影响企业的短期经营利润,碳配额不是经营成本的因素之一。</p><p>答 案:错</p><p>4、碳排放权交易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特定范围内合理分配碳排放权资源,降低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以下对不确定性评估的理解﹐ 正确的是? ( )</p><ul><li>A: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不做不确定性评估</li><li>B: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不做不确定性评估</li><li>C:所有排放源产生的排放量必须做不确定性评估</li><li>D: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必须进行量化</li></ul><p>答 案:C</p><p>2、《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p><ul><li>A: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li><li>B: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li><li>C: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li><li>D: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li></ul><p>答 案:A</p><p>3、下列不属于ISO14064体系的是()</p><ul><li>A:ISO14064-1《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和指南》</li><li>B:ISO14064-2《项目层面温室气体减排和清除增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的规范和指南</li><li>C:ISO14064-3《温室气体-第三部分:有关温室气体声明审定和核证指南性规范》</li><li>D:PAS2060《碳中和承诺规范》</li></ul><p>答 案:D</p><p>4、碳足迹是指()引起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p><ul><li>A:企业或者个人</li><li>B: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li><li>C:生产或个人</li><li>D:个人活动</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p><ul><li>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li><li>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li><li>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li><li>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li></ul><p>答 案:AD</p><p>2、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p><ul><li>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li><li>B:孰料烧结技术</li><li>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li><li>D:循环流化床技术</li></ul><p>答 案:ACD</p><p>3、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4、核算边界包括()。</p><ul><li>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li><li>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li><li>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li><li>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br /></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是否核算企业法人边界内加油站、加气站的逃逸排放?</p><p>答 案:不纳入核算。(1)在零售环节,以加油机加油的方式,汽油、柴油损耗率均在非常低水平,且甲烷含量极低。(2)国家对加油站加气站油气排放有标准和限值,如《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3)加气站,带压加气,逸散量极低。</p><p>2、企业排放量贡献小于1%的排放源是否可忽略?</p><p>答 案:第一,指南在“排放源和气体种类识别”中明确提到的排放源,无论是否大于1%都必须核算。第二,指南没有明确提到的排放源如果占企业排放总量的比重大于1%,应参考该排放源相关的行业指南进行核算。确实小于1%的,不作强行要求,如果企业已经有相应的监测数据支撑并可计算出排放量,鼓励企业进行核算和报告;如果补充数据监测的成本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则可暂不报告。</p><p>3、二氧化碳电焊保护气的使用量怎么计算?</p><p>答 案:若保护气为单一气体时,采用购买凭证上的数值即可;若为混合气体则应根据体积比按指南中的方法计算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质量。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常见问题及解答</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