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5月27日

聚题库
05/27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境内单位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额统一用欧元核定。( )</p><p>答 案:错</p><p>解 析:境内机构原则上只能开立一个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额统一采用美元核定。</p><p>2、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下的不可以上市交易。()</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司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②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③公司申请债券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p><p>3、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和场外衍生品交易中,而银行在表外业务中只收取手续费,一般不存在信用风险。()</p><p>答 案:错</p><p>解 析:信用风险不仅存在于银行的贷款业务中,也存在于其他表内和表外业务中,如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p><p>4、进口押汇包括进口信用证项下押汇和进口代收项下押汇,目前银行主要办理进口代收项下押汇。( )</p><p>答 案:错</p><p>解 析:进口押汇是指银行应进口申请人的要求,与其达成进口项下单据及货物的所有权归银行所有的协议后,银行以信托收据的方式向其释放单据并先行对外付款的行为。进口押汇包括进口信用证项下押汇和进口代收项下押汇。目前,银行主要办理进口信用证项下的进口押汇业务。</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以下不属于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是()</p><ul><li>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li><li>B:中国人民银行</li><li>C:中国银行业协会</li><li>D:国家外汇管理局</li></ul><p>答 案:C</p><p>解 析: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职业操守,并接受所在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其中,监管机构既包括银监会,也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及其分支机构。C项,中国银行业协会属于银行业自律组织,不是监管机构。</p><p>2、()负责人民币的统一印制、发行、兑换、收回、销毁等工作</p><ul><li>A:中国银行</li><li>B:中国人民银行</li><li>C:中国建设银行</li><li>D:中国工商银行</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民币的统一印制、发行、兑换、收回、销毁等工作</p><p>3、下列属于同业拆借市场特点的是()。  </p><ul><li>A:是在有担保条件下进行的资金与信用的直接交换,要求拆借主体具有较低的信用等级</li><li>B:是在无担保条件下进行的资金与信用的直接交换,要求拆借主体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li><li>C:是在有担保条件下进行的资金与信用的直接交换,要求拆借主体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li><li>D:是在无担保条件下进行的资金与信用的直接交换,要求拆借主体具有较低的信用等级</li></ul><p>答 案:B</p><p>解 析:同业拆借市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资金融通的期限较短,主要用于金融机构临时性资金需要。二是同业拆借是在无担保条件下进行的资金与信用的直接交换,潜在信用风险较高,因此要求拆借主体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三是同业拆借形成的资金价格信号,反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供求状况和流动性状况,在货币政策传导和整个金融市场中起到基础性作用。</p><p>4、下列金融犯罪中,犯罪主体属于特殊主体的是()。  </p><ul><li>A: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li><li>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li><li>C:高利转贷罪</li><li>D: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li></ul><p>答 案:A</p><p>解 析:A项,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BCD三项金融犯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1984年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职能包括()</p><ul><li>A:中央银行的职能</li><li>B: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li><li>C:办理工商信贷的职能</li><li>D:办理储蓄业务的职能</li><li>E: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考核1984年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职能。</p><p>2、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类型包括()。  </p><ul><li>A: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li><li>B: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li><li>C:乘人之危的合同</li><li>D: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li><li>E:显失公平的合同</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类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为意思表示时,因自己的过失导致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大事项发生认识上的显著错误,而使自己遭受重大不利的法律事实。 (2)显失公平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编造虚假或歪曲的事实,或故意隐匿事实真相,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4)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采用违法手段,威胁对方与自己订立合同。 (5)乘人之危的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求或危难处境,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思与其订立合同。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