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交易员》每日一练试题05月20日

聚题库
05/2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p><p>答 案:对</p><p>2、碳市场的建立对发电企业一方面产生了碳配额约束,另一方面又为减排措施得当的发电企业提供了出售配额获取收益的可能性。</p><p>答 案:对</p><p>3、从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可以看到绝对的脱钩不容易达到的,而相对脱钩是可以实现的</p><p>答 案:对</p><p>4、中国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尤其是其监测规则应可极大地改善排放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质量,这对加强燃煤发电和总体排放管理至关重要。</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碳排放权交易坚持()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p><ul><li>A:企业</li><li>B:国家</li><li>C:政府</li><li>D:地方</li></ul><p>答 案:C</p><p>2、人类社会已对地球平均气温升高限值达成共识,数值是多少()</p><ul><li>A:1℃</li><li>B:2℃</li><li>C:3℃</li><li>D:4℃</li></ul><p>答 案:B</p><p>3、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p><ul><li>A:1989年的海牙会议</li><li>B: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li><li>C: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li><li>D: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li></ul><p>答 案:D</p><p>4、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p><ul><li>A:交通、工业和农业</li><li>B:交通、农业和建筑</li><li>C:工业、交通和建筑</li><li>D:工业、农业和建筑</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低碳技术的类型分为()</p><ul><li>A:节能技术</li><li>B:能源替代技术</li><li>C: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li><li>D:碳隔离技术</li></ul><p>答 案:ABD</p><p>2、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 应当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 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 其原则有()。 </p><ul><li>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li><li>B:在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时, 应与其再生增殖能力相适应, 与其补偿供给能力相平衡</li><li>C:在开发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时, 更应当设法延长矿物的衰竭期</li><li>D:当生态平衡失控或失调以后, 应尽可能地恢复和重建。</li></ul><p>答 案:BCD</p><p>3、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 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条件的方式有()。</p><ul><li>A: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li><li>B:大力发展风电</li><li>C:发展核电</li><li>D:发展火力发电</li></ul><p>答 案:ABC</p><p>4、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需坚持的基本原本()。</p><ul><li>A:强化约束,推动转型</li><li>B:控制增量,优化存量</li><li>C:完善机制,创新驱动</li><li>D:分类指导,突出重点</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日本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和投入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超时空能源利用技术、信息生活空间创新技术、交通技术、半导体元器件技术</p><p>答 案:超燃烧系统技术</p><p>2、CCER 项目方法学应包括()。</p><p>答 案:确定项目基准线、论证额外性、计算减排量、制定监测计划等</p><p>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p><p>答 案:1、产业技术落后; <br />2、低水平竞争; <br />3、“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br />4、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