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5月1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神话传说“女娲补天”采用的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p><p>答 案:对</p><p>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浪漫主义手法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运用是很广的。女娲补天是通过想象形成神灵,这些神灵被认为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体现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而对浪漫主义手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运用就是用想象来创造神灵。</p><p>2、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颈联“竹喧归浣女”写竹林里传来阵阵欢笑,是姑娘们到河边洗衣去了。()
</p><p>答 案:错</p><p>解 析:“竹喧归浣女”意思是竹林中的少女喧笑着洗衣归来。故错误。</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br />人,这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_____________,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巍峨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波涛,而汹涌的波涛却摧不折人类精神鼓起的风帆,_____________,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br />①水渗入了人们灵魂,合成人的血肉之躯<br />②水在合成人的血肉之躯的同时,也渗入了人的灵魂<br />③在大海的背景下,我听见了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的呐喊<br />④听吧,在大海的背景下,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在呐喊</p><ul><li>A:①③</li><li>B:①④</li><li>C:②④</li><li>D:②③</li></ul><p>答 案:D</p><p>解 析:①两个分句,逻辑顺序颠倒;④与“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不能构成合理衔接</p><p>2、下列句子中在修辞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p><ul><li>A: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li><li>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li><li>C: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li><li>D:两边山峰陡峭,峡谷窄得像一条深巷。</li></ul><p>答 案:C</p><p>解 析:其余三项均是比喻,C项“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可以改编成“那里的蔬菜的价钱跟水果的价钱一样贵”,说的是邻近事物的同一类性质,也不是比喻句;</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p><ul><li>A: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li><li>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li><li>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li><li>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li></ul><p>答 案:BCD</p><p>解 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A项中“凄凄”错误,应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其他选项均正确。故选BCE。</p><p>2、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p><ul><li>A: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li><li>B: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li><li>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li><li>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li></ul><p>答 案:CD</p><p>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A项,“繁双鬓”,改为“繁霜鬓”。B项,“其黄而殒”改为“其黄而陨”。故选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根据下面文字,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 <br />正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锦乡江苏——中国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开展以来受到观众的热情欢迎。展览以雅致的东方文化氛围,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开明开放和充满勃勃生机的江苏。 该展的工艺品荟萃的是百余位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的116件力作,全面展示了江苏在刺绣、染织、陶艺、雕塑、绘画等诸多领域取得的艺术成就,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br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答 案:示例:江苏工艺精品在巴黎展出。</p><p>2、举例分析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p><p>答 案:本文是一篇报告,语言通俗、具体、明确,多使用一些口语来说明问题。同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也会夹杂一些成语、文言词语,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例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段文字整句与散句交错结合,成语与俗语并用,增添了语言的色彩与趣味。“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这段文字运用极其工整的排比句、对称句,短句与长句混合使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千金散尽还复来。</p><p>答 案:天生我材必有用</p><p>2、总角之宴,()。</p><p>答 案:言笑晏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