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5月17日

聚题库
05/17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童年期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特点是()。</p><ul><li>A:发展速度高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li><li>B:发展水平低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li><li>C:随思维结构的变化而变化</li><li>D: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发展速度最快</li></ul><p>答 案:B</p><p>解 析:小学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能力。从小学生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速度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的发展速度较快,快于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发展速度。</p><p>2、实施冲击疗法,出现极限水平的标志是()。</p><ul><li>A:家属不忍心看</li><li>B:求助者情绪逆转</li><li>C:求助者受不了</li><li>D:求助者气促出汗</li></ul><p>答 案:B</p><p>解 析:冲击疗法即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方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像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恐惧,但是恐惧的结果并不会发生。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一段时间后,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在实施冲击疗法,出现极限水平的标志是求助者情绪出现逆转,如见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已过高潮,逐渐减轻的话,则表明已基本达到这次治疗的要求,再呈现5~10分钟的刺激物,求助者将显得精疲力竭,对刺激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此时便可停止呈现刺激物,让求助者休息。</p><p>3、正常情况下,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p><ul><li>A:事业成败</li><li>B:人际关系</li><li>C:财富水平</li><li>D:学历水平</li></ul><p>答 案:B</p><p>解 析: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 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金钱买不来幸福, 成功、名誉和地位也带不来幸福。</p><p>4、同样亮的两张灰色纸分别放在黑色纸和白色纸上,看起来它的亮度不一样了,这种现象叫()。</p><ul><li>A:感觉适应</li><li>B:感觉后像</li><li>C:感觉对比</li><li>D:联觉</li></ul><p>答 案:C</p><p>5、SAS共包括20个项目,各项目均按其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评分。</p><ul><li>A:3级</li><li>B:4级</li><li>C:5级</li><li>D:7级</li></ul><p>答 案:B</p><p>解 析: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为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评分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小部分时间有;“3”表示相当多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p><p>6、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ul><li>A:在人类历史上,道德具有普遍适用性,没有文化差异</li><li>B: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li><li>C:道德是一种无法确定教育结果但社会十分需要的说教</li><li>D:“德”为“才”所统辖,“才”高则“德”重</li></ul><p>答 案:B</p><p>解 析: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是随着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具普遍适用性。道德并非说教,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调节的。而德与才的关系应该是才是德的支撑,德是才的统帅。</p><p>7、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化区分原则是由( )提出的。</p><ul><li>A:李心天</li><li>B:许又新</li><li>C:郭念锋</li><li>D:陈仲庚</li></ul><p>答 案:A</p><p>解 析:区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化区分原则由李心天于1991年提出:①医学标准,② 统计学标准,③内省经验标准,④社会适应标准。@jin</p><p>8、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p><ul><li>A:防御机制</li><li>B:动机冲突</li><li>C:性的冲突</li><li>D:自我克制</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使用他评式心理量表时,常见的评定误差包括( )。</p><ul><li>A:宽容误差</li><li>B:趋中误差</li><li>C:光环效应</li><li>D:逻辑误差</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使用他评式心理量表时,常见的评定误差包括严格误差、宽容误差、趋中误差、逻辑误差、光环效应、期待效应。?</p><p>2、症状夸大模式量表中现对较低的量表是( )。</p><ul><li>A:Q量表</li><li>B:F量表</li><li>C:L量表</li><li>D:K量表</li></ul><p>答 案:CD</p><p>3、听觉的适宜刺激包括()。</p><ul><li>A:380~780Hz的空气振动</li><li>B:特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li><li>C:16~20000Hz的空气振动</li><li>D:特定频率范围的声波</li></ul><p>答 案:CD</p><p>解 析:声波是指16~20000Hz的空气振动,这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们对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p><p>4、求助者中心疗法中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包括()。</p><ul><li>A:关注</li><li>B:移情</li><li>C:沉默</li><li>D:热情</li></ul><p>答 案:BCD</p><p>5、从众行为的原因有()。</p><ul><li>A:寻求行为参照</li><li>B:对偏离的恐惧</li><li>C:追求成就</li><li>D:群体凝聚力</li></ul><p>答 案:ABD</p><p>解 析:从众行为发生的原因有:1)寻求行为参照,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可以找到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2)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3)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p><p>6、阻抗可能表现在( )。</p><ul><li>A:讲话程度上</li><li>B:讲话内容上</li><li>C:讲话方式上</li><li>D:咨询关系上</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阻抗,本质上是对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阻抗在个体讲话程度上有三种表现形式,沉默、寡言和赘语,以沉默尤为突出;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重性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扰,常见的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等;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该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语言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它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和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这四类阻抗,可以表现为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或是个体对<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的某种敌对态度,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和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因此,它们对心理咨询师的进展起着潜在深刻的影响,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地认识阻抗,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强化求助者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关键。</p><p>7、以下说法错误的包括()。</p><ul><li>A:心理诊断应该贯穿于心璐询的全过程</li><li>B:心理诊断应以群体平均特征为主要目标</li><li>C:心理咨询师在做出初步诊断前不需要进行讨论和会诊</li><li>D:摄人性会谈的会谈计划不需要考虑求助者的人格特点</li></ul><p>答 案:BCD</p><p>解 析:A项,心理诊断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应该是心理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并且随着求助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个决策过程要不断的变化,因此,心理诊断实际上贯穿在心理咨询的全过程中;B项,心理诊断需要通过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进行评定,最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做出判断,而并非是以群体特征为主要目标;C项,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D项,求助者的人格特点会影响其心理问题的形成,故摄入性会谈的会谈计划需要考虑求助者的人格特点。</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