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5月17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碳排放报告目标用户包括但不限于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 核查机构及其它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p><p>答 案:对</p><p>2、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毒气的权利。
</p><p>答 案:错</p><p>解 析: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p><p>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p><p>答 案:对</p><p>4、从中长期来看, 气候变化问题有可能成为促成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契机。</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环保部门把( ) 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 标和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手段,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 既大幅度减少了 污染, 又有力地促进了 经济质量的提升。</p><ul><li>A:节约资源</li><li>B:统筹城乡 发展</li><li>C:调整产业结构</li></ul><p>答 案:C</p><p>2、()是我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定的第一个低碳经济案例研究试点的城市。</p><ul><li>A:上海市</li><li>B:北京市</li><li>C:吉林市</li><li>D:昆明市</li></ul><p>答 案:C</p><p>3、碳排放的核算原则包括()。</p><ul><li>A:完整性、准确性、透明性</li><li>B:准确性、完整性、公开性</li><li>C:准确性、透明性、公平性</li><li>D:完整性、透明性、精准性</li></ul><p>答 案:A</p><p>4、不属于碳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重点排放单位是指()</p><ul><li>A:发电行业年度排放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li><li>B: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li><li>C:年度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其他行业自备电厂</li><li>D:综合能源消费量2.6万吨标准煤</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p><ul><li>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li><li>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li><li>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li><li>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li></ul><p>答 案:AD</p><p>2、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3、核算边界包括()。</p><ul><li>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li><li>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li><li>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li><li>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br /></li></ul><p>答 案:ABCD</p><p>4、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p><ul><li>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li><li>B:孰料烧结技术</li><li>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li><li>D:循环流化床技术</li></ul><p>答 案:A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碳酸盐消耗排放因子是否采用实测值?</p><p>答 案:目前我国大部分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做不到对以上参数进行实测。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没有实测的方法学和实例,因此暂不建议国内相关企业实测碳酸盐消耗排放因子。</p><p>2、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化工产品生产如何界定与划分?</p><p>答 案:本指南适用于直接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企业,包括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等;化工产品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涂料、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化学纤维、橡胶及其制品、专用或日用化学品的企业;企业如果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情况,可将根据生产业务根据上述原则划分为独立的核算单位,分别采用石油化工指南和化工指南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最后合并报告。</p><p>3、对于同时存在自备电厂的煤炭生产企业,其本身既从电网购电又向电网输电,那么该报告主体净购入电力隐含的排放应如何计算?</p><p>答 案:自备电厂如果是独立法人或视同法人单位,应按发电企业核算指南单独核算报告;如果被划作一个核算单元,自备电厂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也可参考发电企业核算指南来计算,以使用更准确的碳氧化率,但净购入电力隐含的CO2排放核算仍应按煤炭指南的要求来核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