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公司信贷》每日一练试题05月16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商业银行一级贷款文件应放在金库或保险箱(柜)中保管,指定双人分别管理钥匙和密码,双人入库、出库,形成存取制约机制。()
</p><p>答 案:对</p><p>解 析:一级文件是信贷的重要物权凭证,在存放保管时视同现金管理,可将其放置在金库或保险箱(柜)中保管,指定双人分别管理钥匙和密码,双人入库、出库,形成存取制约机制。</p><p>2、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p><p>答 案:对</p><p>解 析: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p><p>3、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客户存货从资金投入到销售收回的时间越长。在营业利润相同的情况下,存货周转率高,获取的利润就越多。
</p><p>答 案:错</p><p>解 析: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客户存货从资金投入到销售收回的时间越短。在营业利润率相同的情况下,存货周转率高,获取的利润就越多;相反,存货周转率慢,反映客户的存货可能过多或不适应生产、销货需要,而过多的存货将影响资金的及时回笼。</p><p>4、内部评级是相对于资本市场独立的外部信用评级而言的,是指金融机构内部透过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的综合分析,对其自身的交易对手、债务人或交易项目自身用一个高度简化的等级符号来反映被评级对象的风险特征。()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p><ul><li>A:0.5%</li><li>B:1%</li><li>C:1.5%</li><li>D:2 0A</li></ul><p>答 案:B</p><p>解 析: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1%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p><p>2、国际商业银行用来考核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最佳方法是()。</p><ul><li>A:股本收益率</li><li>B:资产收益率</li><li>C:风险价值方法</li><li>D: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方法</li></ul><p>答 案:D</p><p>解 析: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方法(RAPM)与传统绩效度量方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将业务的收益与风险直接挂钩,强调了风险衡量在银行这类特殊行业的重要性。国际商业银行用来考核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最佳方法是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方法。</p><p>3、在贷款发放的原则中,( )原则是指在中长期贷款发放过程中,银行应按照完成工程量的多少进行付款。</p><ul><li>A:进度放款</li><li>B:计划、比例放款</li><li>C:等比例支用</li><li>D:资本金足额</li></ul><p>答 案:A</p><p>解 析:进度放款原则是指,在中长期贷款发放过程中,银行应按照完成工程量的多少进行付款。如果是分次发放或发放手续较复杂,银行应在计划提款日前与借款人取得联系。借款人如需变更提款计划,应于计划提款日前合理时间内,向银行提出申请,并征得银行同意。如借款人未经银行批准擅自改变款项的用途,银行有权不予支付。本题的最佳为A选项。</p><p>4、()是商业银行希望得到的业务伙伴,但其对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较高。</p><ul><li>A:国有企业</li><li>B:民营企业</li><li>C:外商独资企业</li><li>D:业主制企业</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风险预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p><ul><li>A:回归分析法</li><li>B:评级方法</li><li>C:信用评分方法</li><li>D:统计模型</li><li>E:专家判断法</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BCDE风险预警的方法主要包括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统计模型、专家判断法,不包括A选项。故选BCDE。</p><p>2、下列负债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p><ul><li>A:短期借款</li><li>B:应付工资</li><li>C:预付账款</li><li>D:预收账款</li><li>E:应付票据</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流动负债是借款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付给他人的资金,是借款人承担的应在一年或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