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5月1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艾青曾被谁称为“吹芦笛的诗人”?()</p><ul><li>A:胡风</li><li>B:臧克家</li><li>C:闻一多</li><li>D:郭沫若</li></ul><p>答 案:A</p><p>解 析:1934年5月,艾青于前一年在狱中写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在《春光》月刊上,立即引起人们的注目,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p><p>2、闻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诗集是()。</p><ul><li>A:《真我集》</li><li>B:《红烛》</li><li>C:《死水》</li><li>D:《猛虎集》</li></ul><p>答 案:C</p><p>解 析:诗集《死水》是闻一多最具代表性的诗集,当中所收辑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都要比《红烛》集中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诗人为什么要强调“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p><p>答 案:诗人是用假设的手法,说自己是一只鸟。当了鸟了,仍然应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表明诗人要用自己的诗作唤醒民众,积极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去。他要表达的是人民对侵略者的悲愤、激怒,对未来黎明的向往之情。</p><p>2、鲁迅所批判的“孱头”“昏蛋”“废物”,分别代表着对待外国文化怎样的态度?</p><p>答 案:(1)孱头:软弱无能的人,持不敢接受外国文化的态度。(2)昏蛋:浑蛋,混蛋,不明事理或不讲理的人,持否定一切外国文化的态度。(3)废物:一无是处的人,持接受一切外国文化的态度。</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p><p>答 案:非常羡慕</p><p>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br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p><p>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分析理解下面的漫画及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4/22662604141ea9b.png" />
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除了大熊猫,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频繁“现身”。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鹞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有网友说“下班后遛熊猫指日可待”,有网友说“要养一只奶凶奶凶的小老虎”……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p><p>答 案:作文评分标准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4/226626043313545.png" /></p><p>2、题目: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行百里者半九十”指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是说离成功越近越不能松懈。弄清题目含义后,写作可就“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原因,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种半途而废等方面展开。【经典事例】<br />1950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精疲力尽。就在剩下最后一英里时,她的意志动摇了,强迫护卫把她拉上了随行的小艇。小艇瞬间到达了对岸,她看到海滩上欢呼等待的人群。到此时她才知道,她距成功只有短短的一英里!她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br />【名人名言】<br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br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br />3.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梁启超<br />4.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请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p><p>答 案:形成鲜明对比、加强反讽效果,塑造人物形象。</p><p>2、乙脑病毒在传播中形成了怎样的循环?
</p><p>答 案:乙脑病毒通过蚊子在传播中形成了动物—蚊子—动物的自然循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