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5月13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西域都护始设于()</p><ul><li>A:西汉</li><li>B:东汉</li><li>C:西晋</li><li>D:唐朝</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西域都护的始设时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p><p>2、中国素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民立报》却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反映出()。
</p><ul><li>A:中国妇女得到解放</li><li>B:儒家伦理遭到废除</li><li>C:社会风尚发生变化</li><li>D:民主革命取得成功</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社会风尚。由材料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变化可知,当时社会认识到了女性的力量,反映出社会风尚发生变化。</p><p>3、留尼汪岛()。
</p><ul><li>A:位于西半球中低纬度地区</li><li>B:年平均气温区域差异较大</li><li>C: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li><li>D:地势南高北低且呈阶梯状</li></ul><p>答 案:D</p><p>解 析: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该河流的径流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且其位于天山北麓,故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和湖泊水对河流的补给比较稳定,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发生巨大波动;持续性降水对河水的补给也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出现较大的日变化。</p><p>4、北京时间是5月1日5点时,中时区的区时是()</p><ul><li>A:4月30日21点</li><li>B:5月2日21点</li><li>C:4月30日5点</li><li>D:5月2日5点</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世界区时的计算等知识点。北京位于东八区,而东八区与中时区相差8个小时,故当北京时间是5月1日5点时,中时区的区时是4月30日21点。</p><p>5、在近代中国首先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p><ul><li>A:同盟会的纲领</li><li>B:中共一大</li><li>C:中共二大</li><li>D:国民党一大</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有关中共二大的知识点。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其他政党所不可能做到的。</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软木质地轻软、富有弹性、不透水,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广泛用于制作瓶塞、冷冻设备绝热层等。生产软木的主要树种有栓皮楮、栓皮栎等,它们在欧洲南部沿海地区和我国秦巴(秦岭—大巴山)山地分布广泛。葡萄牙气候适宜栓皮楮生长,软木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被称为“软木王国”。每年6~8月人工采剥树木表皮,经过蒸煮、晾晒、清洗、干燥、氧化等多种工艺加工制成软木。图7a示意葡萄牙的地理位置,图7b是栓皮楮表皮采剥场景照片。<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3/14641015fb6d462.png" /><br />(1)说明欧洲地区软木瓶塞需求量大的原因。<br />(2)从气候角度分析葡萄牙通常在每年6~8月采剥栓皮楮表皮的原因。<br />(3)近年来,我国秦巴山区大力发展软木产业。简述当地发展软木产业的有利条件。</p><p>答 案:答案要点:(1)欧洲地区葡萄酒产量大,酒瓶广泛使用木制瓶塞;软木质地轻软,密封性好,有利于保持葡萄酒的品质。(2)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燥少雨,表皮质地较轻,适合采剥,便于作业。<br />(3)秦巴山区原料丰富;当地劳动力充足;有产业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p><p>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兰新高铁连接了甘肃兰州和新疆乌鲁木齐,穿越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绵延1700多千米,在新疆、青海、甘肃三地之间架起“高铁经济走廊”。全线设22个客运业务站点,其中甘肃段10个,青海段6个,新疆段6个。2014-2020年,兰新高铁累计运输旅客近7000万人次。图8示意兰新高铁部分路段。<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3/146410160e643f6.png" /><br />(1)列举两处兰新高铁沿线的世界遗产。<br />(2)与兰新铁路相比,说明建设兰新高铁青海段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br />(3)简述兰新高铁的建成对青海省发展的意义。</p><p>答 案:答案要点:(1)新疆天山;嘉峪关长城;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2)兰新铁路兰州一武威一张掖(河西走廊)段地势平缓,修建成本低。兰新高铁需穿越祁连山,沿线海拔高,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修建成本高。<br />(3)增加了一条连通青海和甘肃、新疆之间的快速通道,经过青海省内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市县,有利于促进省际人口流动和区际联系,推动文化交流和物资流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p><p>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br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1861年)<br />(1)曾国藩文中讲的“和议”指的是什么?由曾国等人发起的这场运动叫什么?从文中分析这场运动的目的。(2)简要列出这场运动的其他几个代表人物、时间及主要内容。(3)怎样评价这场运动?</p><p>答 案:(1)指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反动统治。(2)中央:奕䜣;地方: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期以举办军事工业为主,有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等。后期在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举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有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等。建立海军,到1888年,李鸿章将北洋海军扩充为北洋舰队。举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p><p>4、读下图,分析下列问题<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3/276421346d8f688.png" />(1)气候类型①()气候,其分布抵西海岸的原因除了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由于西岸受(洋流)的影响<br />(2)②()气候,③()气候④()气候⑤()气候<br />(3)气候④与⑤纬度位置相似,皆位于海边,而气候类型不同,其原因是东西两岸的大气环流形式不同,东岸受()风影响,而西岸夏季受()控制,冬季受()风影响<br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有()和()</p><p>答 案:(1)热带沙漠;西澳大利亚寒流(2)热带草原;温带海洋性;地中海;亚热带季风气候(3)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西<br />(4)坐在矿车里的;煤;铁</p><p>解 析:本题是对澳大利亚地理的综合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是在纬度、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多样。(1)问中,气候类型①分布到西海岸的主要原因是除了受大气环流的影响,还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寒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3)问中,④与⑤都属于亚热带气候,⑤位于大陆东岸,西部是大分水岭,夏季这里盛行经过过东澳大利亚暖流上空的偏东风,多地形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带北移,这里多偏西风,有较多锋面雨。(4)问中,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矿产品出口国,矿产品出口值在国家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煤的产量居南半球各国首位,铁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p><p>5、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4/216260fefb6e9da.png" /><br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日期是()。<br />(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br />(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br />(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p><p>答 案:(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br />(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br />(4)赤道、南、南回归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