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公司信贷》每日一练试题05月1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在销售高峰期,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增长的速度往往要大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长的速度。( )
</p><p>答 案:错</p><p>解 析:在销售高峰期,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长的速度往往要大于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增长的速度。</p><p>2、信贷业务岗合规性审查是指审查借款人、保证人主体资格,担保的合法性,借款用途的合规性,审查授信业务是否符合国家和本行信贷投向政策,审查授信客户经营范围是否符合授信要求。
</p><p>答 案:对</p><p>解 析:合规性审查。审查借款人、保证人主体资格,担保的合法性,借款用途的合规性,审查授信业务是否符合国家和本行信贷投向政策,审查授信客户经营范围是否符合授信要求。</p><p>3、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对受托支付制定完善的操作制度,明确放款执行部门内部的资料流转要求和审核规划。
</p><p>答 案:对</p><p>解 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制定完善的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操作制度,明确放款执行部门内部的资料流转要求和审核规则。对须由会计核算部门进行贷款发放和资金划转的,还应规范放款执行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之间资料传递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确保贷款资金发放到借款人账户后及时支付到借款人交易对象账户。</p><p>4、当公司实际增长率未超过可持续增长率时,公司一定不需要贷款。
</p><p>答 案:错</p><p>解 析:当公司实际增长率显著超过可持续增长率时,公司确实需要贷款。公司实际增长率未超过可持续增长率,则尚需进一步判断。</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损失类贷款是()发生损失,即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的或只能极少部分收回的贷款。</p><ul><li>A:大部分</li><li>B:全部</li><li>C:小部分</li><li>D:A或B</li></ul><p>答 案:D</p><p>解 析:损失类贷款是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损失,即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的或只能极少部分收回的贷款。</p><p>2、以下关于借款人信用承受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ul><li>A:已占用的风险限额越多,信用承受力越高</li><li>B: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越低,信用承受力越高</li><li>C:统一授信越多,信用承受力越高</li><li>D:统一授信越少,信用承受力越高</li></ul><p>答 案:D</p><p>3、关于客户财务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p><ul><li>A:盈利是借款人偿债资金的唯一来源,客户盈利水平越高、持续性越强,债权风险越小</li><li>B:客户财务分析一般包含分析客户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金结构等</li><li>C:客户营运能力不仅反映其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配置组合能力,也影响其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li><li>D:所有者权益代表投资者对净资产的所有权。净资产是借款人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的净额</li></ul><p>答 案:A</p><p>解 析:盈利是借款人偿还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借款人盈利能力越强,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越有保障,债权的风险越小。</p><p>4、产品定位和银行形象定位属于银行()的内容。</p><ul><li>A:市场定位</li><li>B:类型定位</li><li>C:级别定位</li><li>D:行业定位</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各项中,属于借款人的义务的有( )。
</p><ul><li>A:如实提供银行要求的资料</li><li>B:接受银行对其使用信贷资金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li><li>C: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li><li>D:按借款合同的约定及时清偿贷款本息</li><li>E:将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方的,应当取得银行的同意</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根据《贷款通则》第19条规定:①应当如实提供贷款人要求的资料(法律规定不能提供者除外),应当向银行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配合贷款人的调查、审查和检查;②应当接受贷款人对其使用信贷资金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③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④应当按借款合同的约定及时清偿贷款本息;⑤将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方的,应当取得贷款人的同意;⑥有危及贷款人债权安全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通知贷款人,同时采取保全措施。</p><p>2、银行信贷人员依法收贷工作内容包括()。</p><ul><li>A:逾期贷款,应在逾期半年后发送催收通知书</li><li>B:依法申请支付令</li><li>C:及时申请财产保全</li><li>D: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li><li>E: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可申请强制执行</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如果银行贷款到期不能正常收回或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发生纠纷,就应该依靠法律手段来强制收回。当然,依法收贷也要按法律程序规范、有序地进行,达到依法收贷的目的,提高依法收贷的效果和作用。 (1)为了便于管理,银行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一律以分(支)行的名义进行,分理处及其以下的营业机构不能作为独立的诉讼主体。
(2)依法收贷的对象,是不良贷款。
(3)按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贷款到期之日计算。诉讼时效可因银行向借款人发出催收贷款通知函(须经对方签字),或借款人书面提出还款计划、双方重新签订协议等而中断。从中断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超过诉讼时效,贷款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4)对逾期贷款,银行有关部门应每季开出催收贷款通知函,并同时发送担保单位签收。
(5)及时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前申请,也可以在起诉后判
决前申请,起诉前申请财产保全被人民法院采纳后,应该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15天内正式起诉。
(6)做好开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按时出庭,根据事实和法律陈述理由。
(7)依法申请支付令,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偿付贷款本息的,可以不通过诉讼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①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②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8)充分运用执行手段,对于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裁决书,当事人不履行的,银行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执行时效从法律文书规定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最后一天起计算。
(9)法律结论得出后,必须将法律文书连同有关的贷款资料复印件送风险管理部门,并对被起诉的借款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