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5月0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p><p>答 案:对</p><p>2、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卬章的行为侵犯的客体只是国家机关的信誉。</p><p>答 案:错</p><p>3、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罚处罚的,应由政府收容教养。</p><p>答 案:错</p><p>4、办案人员的回避,由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p><p>答 案:对</p><p>5、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p><p>答 案:对</p><p>6、犯罪分子一旦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人民警察就应立即停止使用武器。()</p><p>答 案:对</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二)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故本题说法正确。</p><p>7、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p><p>答 案:对</p><p>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100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p><p>8、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00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依法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事先催告被处理人履行行政处理决定。催告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直接送达被处理人。被处理人拒绝接受或者无法直接送达被处理人的,依照本规定第五章的有关规定送达。”据此,本题说法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李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刑5年,刑满释放后仅一年又犯抢劫罪,对李某应()</p><ul><li>A:加重判罚</li><li>B:按累犯判罚</li><li>C:加重或从重判罚</li><li>D:不按累犯判罚</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救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p><p>2、 某部队司机宋某到一仓库拉雷管,返回部队途中遇到战士高某步行回部队,宋某见天要下雨便停车让高某上车。十分钟后,一闪电导致雷管爆炸,致使宋某重伤,高某死亡。关于宋某应否负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宋某负刑事责任,因为宋某构成故意犯罪</li><li>B:宋某应负刑事责任,因为宋某构成过失犯罪</li><li>C:宋某不负刑事责任,因为属意外事件,宋某不构成犯罪</li><li>D:某应否负刑事责任,取决于宋某主观上是否有故意或过失</li></ul><p>答 案:C</p><p>解 析:《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本题中,宋某本身对于高某死亡的结果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而是发生了不可预见、也不能预见的情况(闪电),属于意外事件,宋某不负刑事责任。</p><p>3、甲用暴力手段威胁乙,强迫乙与甲订立合同,将乙的房产转让给甲。事后,两者因此事发生纠纷,对于该纠纷的处理可以为( )。</p><ul><li>A:按可变更合同处理,理由为重大误解</li><li>B:按可变更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li><li>C: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胁迫</li><li>D:按有效合同处理</li></ul><p>答 案:C</p><p>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p><p>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行使不同的职权,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职权是()。</p><ul><li>A: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城划分</li><li>B: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范围内进入紧急状态</li><li>C: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li><li>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li></ul><p>答 案:C</p><p>解 析:《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四)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故本题答案选C。</p><p>5、甲、乙共购了一间街面房,经营饮食。甲欲转移其份额。丙知道此事后支付甲5千元,欲购买。甲父知道此事后,也欲购买。乙也欲以5千元购买。依法甲的份额应转让给()。</p><ul><li>A:丙</li><li>B:乙</li><li>C:甲父</li><li>D:丙或乙或甲</li></ul><p>答 案:B</p><p>6、以下关于抢劫、抢夺案件的说法正确的有()。</p><ul><li>A:携带凶器抢夺,必须有意加以显示,才能认定为抢劫</li><li>B: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必须是有充分证据证明是为了实施抢劫而准备的,才能认定为抢劫</li><li>C:只要携带凶器抢 夺,直接适用《刑法》第263条规定定罪处罚 '</li><li>D:《刑法》第267条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凶器包括刀具、棍棒等足以造成人员伤亡的工具'</li></ul><p>答 案:D</p><p>7、经过调查,发现行政案件有下列哪些情形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查?()</p><ul><li>A:甲被人举报有嫖娼行为,受理案件后,经民警调查,甲与所谓的“卖淫女”乙系恋人关系</li><li>B:甲被人举报有赌博行为,经调查,与甲在一起打麻将(有财物输赢)的人均为甲的亲属,其打麻将纯属娱乐,输赢1000元</li><li>C:甲故意伤害案件,被侵害人经鉴定为轻伤,公安机关将其转为刑事案件</li><li>D:甲故意损毁财物案件,经过公安机关调解达成协议,并已向被侵害人乙履行</li></ul><p>答 案:A</p><p>解 析:经过调查,发现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查:<br />(1)没有违法事实的;<br />(2)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br />(3)违法嫌疑人死亡的;<br />(4)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p><p>8、现行《宪法》没有规定连任两届的限制的职位是()。</p><ul><li>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li><li>B: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li><li>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li><li>D:国务院总理</li></ul><p>答 案:B</p><p>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6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第87条第2款规定:“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均连任不得超过两届。</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关于赠与合同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p><ul><li>A:赠与合同是有名合同</li><li>B: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li><li>C: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li><li>D:赠与合同是不要式合同</li></ul><p>答 案:BCD</p><p>2、行政案件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结案?()</p><ul><li>A:作出不予处罚决定的</li><li>B:适用调解程序的案件达成协议并已履行的</li><li>C:作出行政处罚等处理决定,且已执行的</li><li>D: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转为刑事案件办理的</li></ul><p>答 案:ABCD</p><p>3、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査人员具有下列()情形,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p><ul><li>A: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li><li>B: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li><li>C: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li><li>D: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li></ul><p>答 案:ABCD</p><p>4、违反治安管理由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p><ul><li>A:情节特别轻微</li><li>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li><li>C:主动投案</li><li>D:有立功表现</li></ul><p>答 案:AD</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br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br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br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br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br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br />(五)有立功表现的。</p><p>5、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如何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p><ul><li>A: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使地方、部门、单位的局部利益服从、服务于大局利益</li><li>B:要从具体的、局部的工作着手,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通过做好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和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li><li>C:要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原理,坚决克服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li><li>D:服务大局就是要坚决服从党委、政府的命令,即使是从事非警务活动</li></ul><p>答 案:ABC</p><p>6、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能构成公安刑事赔偿的情形的是( )。</p><ul><li>A:因无刑事责任能力而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押的</li><li>B: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li><li>C:非职权个人行为造成损害结果的</li><li>D:自造伪证致使被错误羁押或判刑的</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本题全部选项均正确。</p><p>7、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情形中,应按照赌博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p><ul><li>A:甲参与以营利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赌博</li><li>B:乙向他人销售具有博彩功能的游戏机,供他人从事娱乐活动</li><li>C:丙参与以营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li><li>D:丁采取不报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的方式,为赌博提供条件,尚不够刑事处罚</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0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曰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p><p>8、治安案件调査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p><ul><li>A: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li><li>B: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li><li>C:述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li><li>D:发现证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述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p><p>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p><p>2、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p><p>答 案:7人10人</p><p>3、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p><p>答 案:两</p><p>4、领导安排你和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你有一个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后果是同事的工作量会增加,这时,你怎么办?</p><p>答 案:(1)表态:我处理这件事的原则是工作第一,以人民和集体事业为重,同时尽量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br />(2)既然自己的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就要积极争取实施。首先我会和同事真诚的沟通,并详细的说明,在工作中增加的工作量,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同事共同完成,尽量减轻他的工作负担,取得同事谅解。如果实在负担太重,我会和同事一起汇报领导,看能否增派人手。<br />(3)和同事达成一致后,一起向领导书面汇报,得到领导批准,并实施。工作完成后认真总结并汇报领导。</p><p>5、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p><p>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p><p>6、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p><p>答 案:商业秘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