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地理》每日一练试题05月06日

聚题库
05/06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读“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判断全年高温、降水稀少的是()  </p><ul><li>A:<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7/1564b25607a1035.png' /></li><li>B:<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7/1564b2562e0cfff.png' /></li><li>C:<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7/1564b25610c5d37.png' /></li><li>D:<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7/1564b2561a9a506.png' /></li></ul><p>答 案:A</p><p>解 析:上面四幅图表示的气候都是热带气候,其中①表示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②表示的热带雨林气候,其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③表示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干湿分明;④表示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故选A</p><p>2、无坝引水方式被弃用是因为水利枢纽工程改变了渠首处的水文特征,表现为( )  </p><ul><li>A:含沙量降低</li><li>B:凌汛减轻</li><li>C:结冰期缩短</li><li>D:流量趋稳</li></ul><p>答 案:D</p><p>解 析:无坝引水是渠首用长达数千米的抛石导流堤劈河引水,通过导流堤将黄河水分开,一部分从导流堤以内流向引水渠,特别是水量小的季节,可以保证足够的引水量,洪水季节漫过导流堤通过干流流向下游,能够保障灌渠引水量不受黄河水量变化的影响。青铜峡水利枢纽对黄河径流具有调节作用,水量变得稳定,使导流堤失去功能,从而被弃用。导流堤不是为了减少泥沙而建,含沙量的变化不是主要因素。黄河结冰和融冰季节不是宁夏平原的主要灌溉季节,这两个水文特征的变化不予考虑。故选D。</p><p>3、世界人种的区分,是根据()  </p><ul><li>A:生活习惯</li><li>B:身体的外部特征</li><li>C:语言和文字</li><li>D:宗教信仰</li></ul><p>答 案:B</p><p>解 析:世界人种的区分,是根据人类的生物体质和遗传的性状而加以区别的,如肤色、体型、头型、眼色、等身体外部特征。不是语言、宗教和饮食习惯因时而异,是人类长成后所附加的。</p><p>4、常太镇枇杷越冬条件好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  </p><ul><li>A:洋流</li><li>B:水库调节</li><li>C:太阳辐射</li><li>D:地形</li></ul><p>答 案:A</p><p>解 析:读图附近有水库,水的比热容较大,受水库调节,附近气温较高,B不符合题意;读图该地纬度较低,接受太阳辐射多,冬季气温较高,C不符合题意;从地形角度,该地为盆地地形,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D不符合题意;冬季洋流影响不明显,故选A。    </p><p>5、以下岩石中可能或具有斑状结构的是()  </p><ul><li>A:玄武岩</li><li>B:花岗岩</li><li>C:闪长石岩</li><li>D:花岗斑岩</li></ul><p>答 案:D</p><p>解 析:花岗斑岩属于酸性岩侵入岩,杂色;斑状结构.岩石中可能或具有斑状结构的是花岗斑岩</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面哪个是南非的首都?()  </p><ul><li>A:德班</li><li>B:开普敦</li><li>C:比勒陀利亚</li><li>D:布隆方丹</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国土面积1219090平方公里,人口6060万(2022年)。</p><p>2、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p><ul><li>A:气候温和湿润</li><li>B:河网密布</li><li>C:矿产资源丰富</li><li>D:交通四通八达</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选项中D选项交通四通八达是社会经济因素,C选项矿产资源丰富,表述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p><p>3、“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建立起以()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  </p><ul><li>A:国际重要湿地</li><li>B:国家重要湿地</li><li>C:湿地自然保护区</li><li>D:国家湿地公园</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