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04月30日

聚题库
04/3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汉武帝采纳孔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p><p>答 案:错</p><p>解 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p><p>2、民族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p><p>答 案:对</p><p>解 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p><p>3、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所开创,光武帝镇压起义恢复汉室江山,在政治上排斥三公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恢复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制度,解放生产力;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  </p><p>答 案:对</p><p>解 析:光武中兴: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所开创,光武帝镇压起义恢复汉室江山,在政治上排斥三公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恢复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制度,解放生产力;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p><p>4、秦始皇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p><p>答 案:对</p><p>解 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废除六国原来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题意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唐后期,在“请托”(即通过关系谋求录取)之风盛行的背景下,每榜进士中权贵子弟都占相当大的比例。长庆元年(821)科举复试制度化。复试一般在礼部录取放榜之后,由中书门下主持,主要是“覆落”那些权贵子弟中艺业尤差者。唐代科举复试制度()  </p><ul><li>A:提升了官僚的文化素养</li><li>B:革除了贵族政治的基础</li><li>C:抬高了人才选拔的标准</li><li>D:开辟了全新的选官途径</li></ul><p>答 案:A</p><p>解 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复试制度打击了“进士中权贵子弟”,淘汰权贵子弟中艺业尤差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提升了官僚的文化素养,A项正确;古代贵族政治一直存在,排除B项;材料与选官标准无关,而是强调唐代科举复试制度提升了官僚的文化素养,排除C项;复试制度不是选官制度,而是考核选官制度的,排除D项。故选A项。</p><p>2、2016年8月3日发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那艘“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修一新重新向游人开放。“阿芙乐尔”号的“一声炮响”()  </p><ul><li>A:结束了沙皇专制政权</li><li>B: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li><li>C:推翻了临时政府统治</li><li>D:抛弃了和平夺权幻想</li></ul><p>答 案:C</p><p>解 析:“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是打响十月革命的信号,此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 项正确;A 项是二月革命;B 项是十月革命之后;D 项是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选 C。</p><p>3、明朝中后期,内阁一直极力切断六部与皇帝之间的密切接触,并不断通过人事安排与权力斗争控制六部长官,甚至干预六部政务。由此可见,明朝中后期()  </p><ul><li>A:内阁拥有了政务执行权</li><li>B: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li><li>C:六部长官职权日渐减弱</li><li>D:内阁权势地位逐渐提升</li></ul><p>答 案:D</p><p>解 析:材料中内阁“控制六部长官”“干预六部政务”等信息表明,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势地位逐渐提升,D项正确;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执行权一直在六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权力的提高而非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而非六部,排除C项。故选D项。</p><p>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p><ul><li>A:商鞅变法规定重农抑商的政策</li><li>B:各王朝大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li><li>C:重视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li><li>D: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对商业的垄断</li></ul><p>答 案:D</p><p>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发展,限制工商业发展,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项错误,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各王朝大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p><ul><li>A:欧风美雨开始影响中国</li><li>B:贵重的物品都是西方人制造的</li><li>C:国人生活西化趋势明显</li><li>D:西化影响的加深引发人们担忧</li></ul><p>答 案:AC</p><p>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p><p>2、清朝雍正时期建立的掌握国家机要的机构是()  </p><ul><li>A:内阁</li><li>B:议政王大臣会议</li><li>C:南书房</li><li>D:军机处</li></ul><p>答 案:D</p><p>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和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了军机处。D 项正确:内阁设立于明朝,排除 A项;议政王大臣会议在雍正之前就已有之,排除 B项;南书房是康熙帝设立的,排除 C项。故选D。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