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4月21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错误的是()。</p><ul><li>A:作者是孔子</li><li>B: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li><li>C: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li><li>D:是一本语录体散文集</li></ul><p>答 案:A</p><p>解 析:《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p><p>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何厌之有?”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p><ul><li>A:被动句</li><li>B:判断句</li><li>C:宾语前置</li><li>D:双宾语句</li></ul><p>答 案:C</p><p>解 析:此句意思是: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之:倒装句标志。何厌之有: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有何厌”。厌:同“餍”,满足。</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请指出这首词中带点字的含义。</p><p>答 案:(1)当:对。(2)是处:到处。(3)渺邈:渺茫遥远。.<br />(4)淹留:长期停留。</p><p>2、词中的暮春景象有何象征意义?</p><p>答 案:上片起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其意是:如今已是暮春天气,哪里禁得起再有几番风雨的袭击?该句不是单纯地谈春光流逝的问题,而是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象征着南宋国势的衰败。</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p><p>答 案:女神</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题目:荣辱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荣指光荣,辱指耻辱。“荣辱”是一个辩证的话题,写作时可以论证何为荣,何为辱,也可以谈对荣誉应持的正确态度,和荣辱对个人的影响。注意兼顾话题两个方面。【经典事例】<br />1.杰出物理学家法拉第一生曾获过94个荣誉头衔和奖励,但他从不为这些荣誉沾沾自喜。有人问他为什么把奖章藏起来秘不示人,他说:“我不能说这些荣誉不珍贵,不过我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荣誉工作的。”<br />2.德国的波恩大学为了表彰巴斯德的杰出研究成果,给他寄来名誉博士证书。可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侵占了法国的大片领土,巴斯德非常愤怒,他立即将名誉学位证书返还给波恩大学,以表示对德国侵略者的抗议。<br />【名人名言】<br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br />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br />3.避开耻辱,但别去追求荣耀,没有什么东西的代价比荣耀的代价更大。——西德尼·史密斯<br />4.荣誉不能寻找,任何追求荣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歌德<br />5.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莎士比亚</p><p>2、题目:逆境与顺境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丽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逆境”和“顺境”是两个相对的状态。“顺境”一般提供更好的条件,而“逆境”更加磨练人的品格。写作可以围绕顺境与逆境对人的影响展开,是顺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还是逆境更有利,也可以论述处于这两种环境中人应如何自处,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经典事例】<br />1.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最后成为著名的作家。<br />2.诺贝尔,家境富有。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且家庭也大力支持他。凭着家庭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最终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了极深厚的造诣。<br />【名人名言】<br />1.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br />2.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培根<br />3.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长率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br />4.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茅盾《蚀·追求》</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办法》强调从哪些方面提升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水平?</p><p>答 案:①加强全链条监管;②明确职责分工;③引导公众参与。</p><p>2、为什么要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p><p>答 案:①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②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