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4月1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p><ul><li>A:郁达夫和徐志摩</li><li>B:郭沫若和郁达夫</li><li>C:闻一多和徐志摩</li><li>D:郁达夫和闻一多</li></ul><p>答 案:C</p><p>解 析:“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郁达夫和郭沫若是创造社的成员。</p><p>2、“望洋兴叹”、“高枕无忧”、“移风易俗”三个成语一次出自()。</p><ul><li>A:《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冯谖客孟尝君》</li><li>B:《冯谖客孟尝君》、《庄子·秋水》、《报刘一丈书》</li><li>C:《谏逐客书》、《谏逐客书》、《庄子·秋水》</li><li>D:《庄子·秋水》、《冯谖客孟尝君》、《谏逐客书》</li></ul><p>答 案:D</p><p>解 析:“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比喻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或因力不从心而无可奈何。“高枕无忧”出自《冯谖客孟尝君》:“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移风易俗”出自《谏逐客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意为改变旧的风俗习惯。</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概括郑庄公的性格特征。</p><p>答 案:郑庄公具有工于心计、胸有城府、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p><p>2、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p><p>答 案: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素园比作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p><p>答 案:非常羡慕</p><p>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br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p><p>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p><p>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沉思着……<br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题题眼“变迁”。变迁的表象背后有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思想解放等诸多深层次原因。行文之前要给整篇文章确立一个中心论点,可运用多种论证方式进行论证。文章要以议论为主,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经典事例】<br />1.在默片时代,卓别林不说话,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到了有声片时代,就算是影帝和影后扎堆,倘若只演不说,也会遭遇票房滑铁卢。此一时彼一时也,并非以前的观众好糊弄,后来的观众是刁民。时代一旦演进到了某一步,你让它再倒退到原处去,就千难万难。<br />2.改革开放之初,“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那个时期的小孩都有过的愿望,食品的供应匮乏更是让人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孩子们分享的零食。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四季衣服变着花样的换,孩子们能吃到外国进口的零食,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城市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有目共睹的是,中国经济规模进入世界前三,公民社会已现雏形,国家与社会正在走向新的关系平衡。<br />【名人名言】<br />1.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br />2.万物皆流变。——怀德海《过程与实在》<br />3.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柏拉图《泰阿泰德》<br />4.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毕淑敏</p><p>2、题目:荣辱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荣指光荣,辱指耻辱。“荣辱”是一个辩证的话题,写作时可以论证何为荣,何为辱,也可以谈对荣誉应持的正确态度,和荣辱对个人的影响。注意兼顾话题两个方面。【经典事例】<br />1.杰出物理学家法拉第一生曾获过94个荣誉头衔和奖励,但他从不为这些荣誉沾沾自喜。有人问他为什么把奖章藏起来秘不示人,他说:“我不能说这些荣誉不珍贵,不过我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荣誉工作的。”<br />2.德国的波恩大学为了表彰巴斯德的杰出研究成果,给他寄来名誉博士证书。可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侵占了法国的大片领土,巴斯德非常愤怒,他立即将名誉学位证书返还给波恩大学,以表示对德国侵略者的抗议。<br />【名人名言】<br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br />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br />3.避开耻辱,但别去追求荣耀,没有什么东西的代价比荣耀的代价更大。——西德尼·史密斯<br />4.荣誉不能寻找,任何追求荣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歌德<br />5.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莎士比亚</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请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p><p>答 案:形成鲜明对比、加强反讽效果,塑造人物形象。</p><p>2、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p><p>答 案:①举例论证②对比论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