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演出经纪人《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4月1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因委托人死亡或者被宣告破产、解散,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清算人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当继续处理委托事务()。</p><p>答 案:对</p><p>解 析:因委托人死亡或者被宣告破产、解散,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清算人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当继续处理委托事务。</p><p>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活动。</p><p>答 案:对</p><p>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p><p>答 案:对</p><p>解 析:“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p><p>4、2022年8月24日,在三星堆8号坑遗址发掘提取迄今最大的青铜神兽。</p><p>答 案:对</p><p>解 析:2022年8月24日,在三星堆8号坑遗址发掘提取迄今最大的青铜神兽。</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买受人在合理期限内未通知或者自收到标的物之日起( )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p><ul><li>A:1</li><li>B:2</li><li>C:3</li><li>D:5</li></ul><p>答 案:B</p><p>解 析:买受人在合理期限内未通知或者自收到标的物之日起二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p><p>2、根据《劳动合同法》,下列情形下,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的是()。</p><ul><li>A: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的</li><li>B: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li><li>C: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li><li>D: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li></ul><p>答 案:D</p><p>解 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p><p>3、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计算。</p><ul><li>A: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li><li>B:受害人所在地的市场均价或者其他合理方式</li><li>C:侵权人所在地的市场均价或者其他合理方式</li><li>D:赔偿时的市场均价或者其他合理方式</li></ul><p>答 案:A</p><p>解 析:《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p><p>4、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p><ul><li>A:实现国民经济发达自由</li><li>B:实现科技发展高水平</li><li>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li><li>D:实现全民小康社会</li></ul><p>答 案:C</p><p>解 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协调发展。</p><ul><li>A:政治文明</li><li>B:经济文明</li><li>C:社会文明</li><li>D:生态文明</li><li>E:精神文明</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宪法》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2、职员小明将向合作方购买100支签字笔的书面合同邮递给对方,但寄出后她发现自己写错了数量,如果小明想要成功撤回该意思表示,她应该()。</p><ul><li>A:在要约生效之前撤回</li><li>B:要约生效之后再撤回</li><li>C:撤回通知在要约之前到达受要约人</li><li>D:撤回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五条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