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4月03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徐志摩以康桥为题写的诗作有()。</p><ul><li>A:《死水》</li><li>B:《沙扬娜拉》</li><li>C:《雪花的快乐》</li><li>D:《再别康桥》</li></ul><p>答 案:D</p><p>解 析:《再别康桥》主要写诗人去伦敦剑桥大学的风景胜地——康桥故地重游,通过对康桥景物的诗意描写和暗喻,抒发诗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p><p>2、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p><ul><li>A: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li><li>B: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li><li>C: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li><li>D:公伐(诸)鄢</li></ul><p>答 案:D</p><p>解 析:A项中的“诸”意为“其他”,B、C两项中的“诸”意为“众多”,D项中的“诸”当“之于”讲。</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概括该段文字的大意。</p><p>答 案:这段文字大意是时间难得而易失,所以应当珍惜时间。</p><p>2、请说明文中四个“之”各自的含义。</p><p>答 案:①“汉军及诸侯兵围之”中的“之”①:指代项王的军队。②“是何楚人之②多也!”中的“之”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常骑之”中的“之”③:指代骏马骓。<br />④“美人和之”中的“之”④:指代项王的歌。</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p><p>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题目:我与环境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我”与“环境”是一种依存关系,“我”总是在与环境进行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环境”既可以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社会环境。写作时,可以就“我”与“环境”两者的关系,“我”对“环境”的行为与责任,以及“我”与“环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展开。【经典事例】<br />1.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br />2.英国政界最有权威的女性康多莉扎·赖斯,从小学习钢琴,非常刻苦,梦想当一个钢琴家,但苦练的结果让她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著名的钢琴家,所以,她改变自己,转攻政治领域,最终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br />3.近年来,引发众多关注的“雾霾”。<br />【名人名言】<br />1.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br />2.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感的环境对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是不可缺少的。<br />3.欣赏你目前的环境,爱你目前的生活。在无意义之中去找意义,在枯燥之中去找趣味。——罗曼·罗兰<br />4.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汪国真</p><p>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沉思着……<br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题题眼“变迁”。变迁的表象背后有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思想解放等诸多深层次原因。行文之前要给整篇文章确立一个中心论点,可运用多种论证方式进行论证。文章要以议论为主,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经典事例】<br />1.在默片时代,卓别林不说话,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到了有声片时代,就算是影帝和影后扎堆,倘若只演不说,也会遭遇票房滑铁卢。此一时彼一时也,并非以前的观众好糊弄,后来的观众是刁民。时代一旦演进到了某一步,你让它再倒退到原处去,就千难万难。<br />2.改革开放之初,“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那个时期的小孩都有过的愿望,食品的供应匮乏更是让人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孩子们分享的零食。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四季衣服变着花样的换,孩子们能吃到外国进口的零食,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城市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有目共睹的是,中国经济规模进入世界前三,公民社会已现雏形,国家与社会正在走向新的关系平衡。<br />【名人名言】<br />1.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br />2.万物皆流变。——怀德海《过程与实在》<br />3.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柏拉图《泰阿泰德》<br />4.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毕淑敏</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小诗”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p><p>答 案:①是新诗的一种独特文体。②适宜描写单纯意念,记录刹那印象,发泄简单感情。</p><p>2、文中塑造杰兹杰莫诺夫的形象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手法?</p><p>答 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p>